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123公里 长江大堤加固焕新景如画
发布日期:  2024-04-28  访问量:     

2018年启动实施的长江扬州段大堤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工程,至今已完成总长约123公里,随着十二圩闸站工程主体完成浇筑,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自办一次性投资体量最大的水利工程即将全线告竣。

提升加固后的大堤焕然一新。

本轮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工程,共计需除险加固建筑物124座,十二圩闸站设计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座在建建筑物。

十二圩闸站工程正在加紧进行。

水下施工分秒必争。记者昨天在长江大堤十二圩闸站工程建设工地看到,塔吊高耸、机械轰鸣,各工种间相互配合、分组协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截止到昨天傍晚,该闸站工程主体结构(水下部分)混凝土浇筑量已经过半。

决心

祛除江堤“伤疤”护佑城市安澜

长江、淮河、大运河在扬州“交汇”,扬州的江港堤防建设史也是一部与洪水斗争的历史。1998年长江洪水后,扬州对长江堤防进行了全面达标建设。但由于工程以地方自办为主,质量参差不齐,防洪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尤其是2016年夏汛期,长江洪水来得早、来量大、持续时间长,导致我市主江堤、港堤、归江河道堤防险情频发,“老旧病险”的江堤带来的隐患成为城市安澜的一个个“伤疤”。

“事关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也要解决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将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列为重大民生工程,政府筹措资金,全线提升加固扬州长江堤防。

长江扬州段全长89公里,加上江港堤防及归江河道堤防,总长198.2公里。经过专家论证、精心规划设计,确定共加固堤防约123公里,除险加固建筑物124座,工程总投资53亿元。

“一期工程2018年开工建设,2019年底建设完成。同年11月,二期工程开工。今年年底,江堤提升工程将全部完工,沿线堤防和建筑物实现全面提档升级。”扬州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心主任刘金生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市自办的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项目和省、市水利重点工程以及历年扬州市民生幸福工程。

匠心

多项新技术加持长江大堤

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纤维混凝土、通过模板布增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通过地下水数智化控制技术智能控制降水井内水位……众多新技术在江堤整治工程中运用,扬州紧握科技抓手,探索智慧水工的新路径。

以往洪水中建筑物出险的教训深刻,因此,长江堤防沿线建筑物的除险加固对于江堤整治提升来说意义重大。长江沿线穿堤建筑物中,既有邗江河、潘家河、金斗河、十二圩这些体量较大的闸站,也有葫芦套这样的小型涵闸。虽然经过1998年江堤达标建设、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历年的应急工程,全线仍有100多座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亟待排除。

“就拿仪征江堤葫芦套段来说,除险加固之前的葫芦套段穿堤建筑物使用的还是前苏联的启闭机,设备陈旧、老化严重。而葫芦套段这几个建筑物在扬州沿江并不是个例。”扬州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工程项目设计负责人于宽畏告诉记者,本次江堤全面提升加固,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基本都进行了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建筑物标准、设施设备均实现了提升改造。

生态

实现挡洪实力与绿色发展兼具

四月的扬州,春光宜人。走上长江大堤,只见背水坡下标准化建设的排水沟清晰可见,迎水坡上植被掩映,绿意盎然。于宽畏介绍,这次堤防整治提升,大部分采取洪水位以下用传统预制块护坡,上段则采用植草式生态护坡。这种复合式护坡既能保证防洪的刚性需求,又使护坡工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平坦宽阔的堤顶道路上,有不少健身的市民。过去堤顶道路坑洼不平不足4米宽,现在全面拓宽至8米以上。家住廖家沟公园旁的陈先生开心地说,现在堤顶道路是他每天必来的打卡点。

刘金生介绍,堤顶道路成为休闲步道,向市民开放共享,真正实现了既是防洪工程,又是生态工程,更是便民、乐民工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管并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力争让长江大堤变成展示扬州形象的最美风光带,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扬州动力。”市水利局局长凌国栋表示,长江大堤及岸线的安全和生态,不仅要建,更要守。为了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长江运河管理处挂牌成立,沿江各地也在积极落实管护队伍,加强巡查,不断提升长江沿线规范化管理水平。

(来源:扬州日报)

  •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