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B026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委宣传部:

徐娇雅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保护和利用发展大运河的提案》收悉,现将我局的会办意见函告如下,供你单位在办理中参考:

一、大运河镇江段文化现状

大运河是一项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镇江是长江和运河的十字交汇处,“十字交汇”是大运河镇江段的典型地理特征,且古运河贯穿城区,是唯一一条贯穿主城区的城市运河风光带,可以说“一条古运河,半部镇江史!”。

古运河镇江段西起平政桥,东至江南运河谏壁三叉河口,由城区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过,全长16.69km,流域面积80.81 km2。古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主要分为三类: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大运河聚落遗产和其它物质文化遗产,河道沿线有90多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保单位。其中,全国文保单位有:江河交汇处、新河街一条街、虎踞桥等三处,另外还有京口闸遗址、丁卯埭等重要水利工程遗址。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古运河上、中段风光带建设。2015年,古运河还创建为江苏省级水利风景区。目前河道上段以历史人文体验带为主,景点主要包括古商市井、河滨园韵、虎踞南门、袁公古渡、运河古道等十二景,呈现小京口山水名胜轴、大西路民国风貌轴及解放路城市客厅轴。中段的水景观总体布局为“一场两带三园四桥五埠”:“一场”指运河广场;两带:指人文景观带和自然景观带;三园:梅溪烟雨,以历史景观意趣为追求的山林地园林;樱花长岸,以樱花为主题的观赏休憩园;夹岗岚浮,以水乡生活为主题的村庄地园林;四桥是明月桥、溪亭桥、金涧桥和借桥;五埠是明月桥埠、借桥埠、归客岩埠、大运门埠、夹港浮埠。

为进一步挖掘镇江运河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水文化风骨,增强镇江市的文化软实力,2022年10月开始,通过半年的时间,市城市水利管理处在京口闸及古运河风光带(平政桥至京口闸西岸),建成了河长制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包括江河交汇纪念碑、江河交汇地刻、诗词墙、水闸互动装置、水利工程技术历史成就展示室、古运河历史文化展示室等,成为了古运河又一处文化亮点。此外,市谏壁抽水站管理处还建成了运河文化展示馆,展馆陈列古运河镇江段沙盘,墙上还附有运河镇江段水系图,并标注重要节点和著名文化景点,通过声光电展示了魅力大运河。

二、大运河镇江段文化展望

大运河静默流淌,积淀城市的历史。先民留下的大运河既是“宝贵的遗产”,也是“流动的文化”。镇江古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保护将坚持保护优先、文化引领、绿色生态等基本原则,明确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文化建设与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着力构建古运河文化带建设。古运河水文化带主要工程将包括:古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古运河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工程、古运河文化景观提升工程、古运河生态环境提升工程等。我市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已有的古运河相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争取有更多的遗产点能够加入到下一次的大运河遗产增补点名单中。

为普及水情教育,2022年市水利局在镇江市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建成了市水情教育馆,展馆面积约 400 平方米,包含水利基本情况、水系历史演变、河湖治理等内容,通过展馆的开放,打造水情教育实景课堂,让水文化“流”入每一个参观的市民心里。谏壁节制闸是湖西流域骨干水闸和重要通江口门控制工程,是长江、大运河现存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2022年,我们启动了谏壁节制闸长江引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目前工程正在实施,2023年,我们完成了苏南运河与谏壁翻水河河口环境整治,工程的建成必将为大运河文化建设添彩增色。

千年运河千年恒流淌,我们将更好地保护它,建设它,重点发掘沿线的文化遗产,让水更清,两岸更美,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古运河水利风景区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镇江市水利局

2024年419日

签发人:凌荣春

联系人:曾正杨

联系电话:18168580117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