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科院智慧水利研究所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发布日期:2024-05-14 14:35 信息来源:省水科院 作者:陈志月 文 李光锦 图 浏览次数: 字号:[] [] []

自2020年5月以来,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以下简称“智慧所”)作为江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主要技术团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全力支撑省普查办、省应急管理厅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普查期间获国、省两级多次表扬通报,其中智慧所获“省普查先进集体”荣誉,汪国斌、刘业伟获“国家普查先进个人”称号,汪国斌、刘业伟、李光锦、李亚琳、褚乔获“省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此次普查覆盖的灾害种类多、涉及部门多、成果形式多、任务综合性强。面对困难和挑战,智慧所技术团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攻坚克难,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形成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江西经验”。

踔厉奋发,积极应对试点阶段开局困难挑战

在普查前期准备阶段,团队结合江西实际牵头编制了《江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及《江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部门)实施方案》,根据普查主要任务及国家标准等测算了应急部门普查经费预算,并指导水利、自然资源、林业、气象、地震、住建、交通7个部门编制行业内部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进入试点阶段,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现实情况,为迈好开局第一步,团队制定了普查试点技术相关的质量控制、经费测算等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方案,并赴兴国县、大余县、瑞昌市3个试点县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全过程跟踪指导对接,切实做到了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普查试点这项工作需要敢于试错的勇气和善于试错的能力,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案必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副所长王小笑作为项目负责人,深入普查一线,广泛征求试点县基层意见及建议,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解决基层普查技术难题,梳理普查共性问题,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不断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

副所长刘业伟长期赴普查办驻点办公,协助省普查办开展相关日常工作,牵头筹备或协助筹备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工作推进会及日常工作会议等百余场次,在支撑普查工作中因表现突出得到了省普查办领导的高度认可。还有团队骨干技术员李光锦,自普查启动以来,他全程参与普查各项任务,对各项技术方法烂熟于心,成为了资深“普查人”,普查中培训指导技术人员2000余人,被人亲切地喊作“李老师”。

图片1.png

严格把关,切实保障全面调查阶段普查质量生命线

试点结束,进入全面调查阶段,调查工作由地方开展,可地方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将直接影响普查最后的数据成果质量。

因此,为保障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团队提前制定了《江西省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成果质检核查工作方案》,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质量审核体系,实现从数据录入到逐级提交、逐级审核的普查数据全过程管理,为后续数据成果应用打好基础、筑牢根基。期间,还编制了《普查随身手册》供全省普查技术人员参考,通过在线答疑与微信群互动等方式积极参与问题咨询与答复。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支部书记张华明说,要注重实际,把实事求是贯彻到普查工作全过程,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把真实情况摸清摸透,确保数据质量全面过硬。团队牵头组织省级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实施抽样预检、全面质检、现场抽样核查、现场重点督查等,足迹遍布11设区市30余县(市、区),协助修正万余条普查数据,全省数据疑似错误率降低至1.28%,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牢牢守住了数据质量生命线。

图片2.png

砥砺前行,扎实推进评估区划阶段成果落地

在调查的基础上接续开展评估与区划阶段任务,其主要包括历史灾情评估、煤矿和非煤矿山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评估、隐患综合评估、综合风险评估以及综合区划等多个单项任务。

在没有任何参考、经验的基础上,团队敢于争先、迎难而上,率先认领全省第一批评估区划试点工作,集中攻坚100余天,高质量完成了兴国县“一省一县”和吉安市“一省一市”试点区域评估区划任务,编制形成了市县两级技术报告、综合报告、工作报告3大成果报告以及6个专项报告,成果质量获得国普办和省普办的高度认可,为全省评估区划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实践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评估区划期间正值疫情高发期,新冠病毒来势汹汹,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考验,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更加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在时间节点前按时保质保量提交成果,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新职工陈志月、谢信东自加入团队以来,虽工作时间短、相关经验不足,但仍能摒除心浮气躁,刻苦学习、增强本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普查工作中展现出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奋力向前,在普查成果应用中彰显水科智慧

图片4.png

江西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识别与管控系统

图片5.png

江西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一期)


通过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省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团队在“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包括江西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识别与管控系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动态管理与应用系统等一系列成果应用项目,其中《江西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识别与管控系统》被列入江西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产品清单,进一步有效推动了风险普查成果的落地见效,普查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