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四川省水利厅门户网站!

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综合资讯

保春灌 服务在一线|让农田“畅饮”2亿方,都江堰东风渠灌区答好春耕“乡村作业”

来源: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时间:2024年05月14日 08:55

春耕始,万物新,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东风渠管理处安排150余名水利职工组成11支春灌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奔波春灌一线,助力灌区丰产增收。


岷江之水通过清水河浸润环城生态区

抢抓农时蓄水备耕,让农田“畅饮”

都江堰市天马镇南店社区,一渠春水顺着柏条河左支渠淌进广袤农田,让即将播种的农田喝饱了丰收水。备足水源保灌溉是东风渠灌区春灌工作的重中之重。

南店社区书记万邦伟:今年,我们引进了种植面积超1800亩的大户,为了做好规模化育秧,水利部门主动联系我们,提前泡田,目前种植水源充足、土壤墒情好,今年收成有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春灌供水保供责任制,东风渠管理处各水利管理站将蓄水和保供责任落实到每处田块、每项工程、每个人头上,精准掌握灌溉用水情况。

今春以来,全灌区塘堰蓄水5300万m³,占应蓄水量的63%115万亩大春水稻保栽形势总体较好。

科学调水补水,确保“水尽其用”

“这几天‘蓝马甲’们天天都在渠道上巡查,看到他们我就安心了。”青白江区棉麻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陈虎说道。

原来,由于种植习惯和结构不同,棉麻基地的小麦比其他种植户晚种一个月,错过了第一轮集中供水时段。而此时东风渠管理处正按上级指令,调配水量加紧向下游黑龙滩和龙泉山输水,导致棉麻基地所处的东风渠北干渠下游尾水灌区来水量较小。

供水管理科根据春灌服务队的反馈,适时调整各干渠输供水计划,向北干渠紧急调水300万m³,让水源“高效直达”2000亩棉麻基地的田间地头。

东风渠管理处坚持将解决用水户的实际需求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动态完善《东风渠灌区春灌需水清单》,化解用水矛盾和纠纷。

在坚持“一盘棋”调度大原则下,截至4月下旬,东风渠灌区总引水量13.15亿m³,其中农业供水2.14亿m³,向龙泉山、黑龙滩两大水库灌区输水超1.5亿m³实现了农业灌溉、成都市中心城区用水和丘陵灌区补蓄有序开展。

24小时“解忧”电话,专解用水户揪心事


4月21日晚8点,东风渠管理处供水管理科科长周伍光接到温江开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鲜开志的求助电话:“老哥,渠道里的水不够用了,请你们来看看!”

了解情况后,周伍光赓即协调温江站安排春灌服务队员袁洪兵前往现场,了解到鲜开志的基地因为上游来水短时波动较大而出现缺水的情况,经协调上游各水利枢纽调节闸门,当晚便解决了取水困难问题。

临走时,袁洪兵还不忘“介绍”一下自己,“我是负责刘家濠社区周边的,有啥事,你随时打电话,这是我的电话……”

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把用水户的“揪心事”放在“心尖上”。为让每一个田块都能用上水,东风渠管理处以渠系为单位明确责任人员,7×24小时接听用水户求助电话,以“水保姆”式服务全力确保春灌用水“不揪心”。

助力发展都市农业,让城市留住乡愁

玉米、麦子、大豆、油菜……孕育着多种作物和农田的成都市环城生态区10万亩粮油产业带,是东风渠灌区供水保障的重要一“环”。

去年以来,春灌服务队以渠系不畅区域为重点,在环城生态区创新推出个性化政策宣讲、定制式调水服务、一对一用水协调的“订单式”服务,成效良好。


春灌服务队不断探索扩大干渠以下“毛细血管”覆盖区域,全方位满足环城生态区“生态本底+场景营造+商业业态”多元发展的用水需求。

截至4月22日,累计400余万m³“东风清水”助力环城生态区全环正式步入小春采收季


环城生态区四万余亩小麦进入成熟采收期

城市里的田园风光、家门口的都市农业。“东风清水”正助力环城生态区重新定义灌区群众的新生活,让城市望山见水,留住乡愁。成绵乐城际高铁飞驰在丰收的大地上

目前,东风渠灌区正抢收小春作物,如火如荼开展大春粮食育播,这场专为灌区用水户解忧助力全年粮食丰收的“乡村walk”在持续……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