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0120-12-01-2024-032 主题分类 议案提案
发布机构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文 号 厦农函〔2024〕56号
生成日期: 2024-04-28
标 题: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69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69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69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4-28 13:03
字号: 分享:

康英德等代表:

  《关于打造海峡两岸种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议案转建议)》(第026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该建议对我市推动海峡两岸种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充分体现代表对我市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重视。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读,诚恳吸纳,综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局、同安区政府等单位的办理意见,积极与代表沟通交流,认真做好建议办理答复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我市加快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厦门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种创新机制,加快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搭建两岸种业交流平台,探索推进设施农业用地审查备案,多措并举推动海峡两岸种业融合发展。

  (一)加快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建设,已连续四年在全省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自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3亿元,用于片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高标准产业园区;累计兑现财政补助资金3500多万元扶持园区生产经营主体,其中台资企业获益约1000万元;园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为推动园区升级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助力打造闽台种业高地。建设厦门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推动建设“百利龙程(同安石浔)仔虾繁育产业园基地”,作为厦门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的主要载体,现已安排1000多万的资金对该基地建设进行补助,助推项目落地同安石浔;目前,项目一期建成100多亩800多口工厂化育苗池并投产运营,2023年生产虾苗、鱼苗约60亿尾、产值3000多万元,现已成为福建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南美白对虾育苗基地。

  (二)推动种业科技创新。一是培育现代种业基地。以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为载体,依托同安区的农业资源优势,走种子种苗全产业链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种苗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我市种子种苗品牌影响力。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已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300多个、台湾先进种养殖技术50多项,自主研发新品种近170个、种子种苗专利50项,成功打造种业中心优品展示中心、两岸名优果树种质园、厦门市农芯种业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厦门试验站)、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美优百香果现代产业园、芳都果园、农运来育种基地、华泰五谷等现代种业基地。二是构建育种新机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育种创新,引进育种资源、技术和人才,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种创新机制,加快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园区企业自发成立厦门市农芯种业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成立厦门试验站,打造通用育种科研平台,进一步提高园区育种攻关能力。实施优异蔬菜种质资源引进、创新应用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建设闽台合作育种协调创新平台,累计引进台湾优质种质资源或育种材料6000份,推动2个育成新品种通过植物新品种权认证,生产嫁接苗6000万株。

  (三)搭建两岸种业交流平台。一是成立种业分会。为深入探索完善厦台种业合作发展机制,加快两岸农业融合载体建设,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成立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渔业分会,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种业分会成立筹备工作,进一步深化两岸种业产业对接、经贸合作和人员交流,推动两岸种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二是开展招商交流活动。强化主动招商、科学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在引“大”、引“新”、引“链”、引“智”等方面实现突破。在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成功举办无土栽培技术交流会、首届闽台农业嘉年华、厦台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大会等两岸交流活动,累计吸引各地农技人员、台胞、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近千人参加,其中台胞、台商200多人次。

  (四)推进设施农业用地审查备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文印发了《厦门市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方案》(厦资源规划〔2023〕415号),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范围、用途、用地管控和审批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在资源要素保障方面作了相关要求。配合同安区相关部门和镇街先后完成了路下村生姜种植基地、禾沣农业文旅生态园等设施农业用地审查和备案,在设施农用地管理方面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推动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建设升级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深化对台海洋合作,推进海水水产苗种产业发展,探索提升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水平,推动建设“海峡两岸种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推动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建。进一步吸引国内外种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入驻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夯实资源条件基础、做优主导产业、研究政策措施、健全组织管理等方面,推动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建设升级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打造两岸农业融合发展集聚区。

  (二)推进海水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继续推动百利龙程(同安石浔)仔虾繁育产业园基地建设,同时带动周边养殖区提升改造成高标准、生态型水产种苗繁育基地,积极引进台湾水产种苗产业和技术,推动同安中洲岛建成厦门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

  (三)学习借鉴先进用地管理经验。将积极向其他省市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持续关注部、省设施农业用地政策调整情况,在符合上级政策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水平。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伟文

  联 系 人:李新波

  联系电话:2892281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