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405165st/2024-00107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成文日期: 2024-04-26
信息名称: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4月28日受理和拟审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况的公示
文号: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4月28日受理和拟审批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受理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拟批准。为保证此次许可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 示 期:2024年4月28日-2024年5月7日(5个工作日);

联 系 人:石莉;

联系电话:0516-80800685;

传  真:0516-80800699;

通讯地址:徐州新城区行政中心中区东三区456房间(邮编:221018);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局受理并拟批准的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听证。

 

 

项目名称

江苏新璟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GW硅基异质结超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10千伏配套工程

建设地点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高流镇、双塘镇和锡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设单位

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江苏清全科技有限公司

受理日期

2024年4月28日

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

见附件

项目概况

(1)220千伏九墩变电站11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

220kV九墩变现有110kV出线5回(九黑、湖九、九塘、九沐、九国),远景14回。本期扩建220kV九墩变110kV预留3和预留4两个间隔,将黑埠、姚湖出线间隔分别调整至原预留3和预留4两个间隔,将新璟宏接入220kV九墩变110kVⅠ段母线原九黑903线间隔。

(2)九墩~新璟宏110千伏线路工程

本工程线路起于220kV九墩变电站110kV新璟宏出线间隔(原九黑903线间隔),止于110kV新璟宏变围墙外东南角高压分支箱。新建线路路径长度约11.00km,其中双设单架架空线路路径长度约10.05km,双设单敷电缆线路路径长度约0.95km。导线型号为JL3/G1A-400/35,新建杆塔56基,电缆型号为ZC-YJLW03-Z-64/110-1×800mm2。

另三线迁改部分新建架空线路1.35km,其中110kV湖九8X0/九黑903线改造段新建双回架空线路0.2km,导线型号为2×JL3/G1A-300/25,新建杆塔1基。拆除原湖九66#/九黑01#角钢塔1基,拆除双回架空线路0.15km;110kV姚塘808线34#塔升高改造段新建双设单架架空线路0.6km,导线型号为1×JL3/G1A-300/25,新建杆塔1基。拆除原姚塘808线34#角钢塔1基,拆除单回架空线路0.5km;110kV姚陇914线26#~28#升高改造段新建单回架空线路0.55km,导线采用1×JL3/G1A-240/30,新建杆塔3基。拆除原姚陇线26#-28#铁塔3基,拆除单回架空线路0.55km。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和措施

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活动对周围生态产生的影响等。

(2)运行期:运行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固废、生活污水及环境风险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保护措施

(1)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

(2)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利用现有道路运输设备、材料等;

(3)开挖作业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

(4)开挖的临时堆土应选择合理区域堆放,并用密目网进行苫盖;

(5)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天土建施工;

(6)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设置围挡;

(2)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

(3)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施工时段,尽量缩短施工工期,禁止夜间施工;

(4)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应控制车速、禁止鸣笛,减少交通噪声。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为施工扬尘,为尽量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期拟采取以下环保措施并张贴扬尘控制承诺书:

(1)施工工地四周设置硬质密闭围挡;

(2)对裸露地面及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

(3)基础浇注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开挖采用湿法作业;

(4)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采取密闭或遮盖措施,防止抛撒滴漏;

(5)施工场地采用洒水等措施抑尘;

(6)施工工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须达标,使用油品须达标并作出承诺;

(7)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地面绿化或进行硬化。

4.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

(2)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间隔扩建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变电站污水处理系统。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固体废物清运;

(2)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加强对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定点堆放,施工单位根据编制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委托相关单位处理处置。拆除基础产生的少量混凝土就地深埋,其他少量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相关单位清运到指定受纳场地,拆除后的导线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统一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土石方开挖,应做到土石方平衡;

(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工程的临时占地,做好后期的恢复工作。

二、运行期

6.电磁环境

(1)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

(2)架空线路建设时,采用提高导线对地高度的方式降低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新建110kV双设单架线路架设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4m,110kV湖九8X0/九黑903线改造段双回线路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8m,110kV姚塘808线34#塔升高改造段双设单架线路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22m,110kV姚陇914线26#~28#升高改造段单回线路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8m),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确保线路周围及沿线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

(3)部分新建线路采用电缆敷设,利用屏蔽作用以降低输电线路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7.声环境

(1)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维护,减少设备陈旧产生的噪声。

(2)架空线路建设时通过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并采取提高导线对地高度等措施,以降低可听噪声。

8.水污染防治措施

220千伏九墩变电站11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后定期清理,不外排。

110kV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废水。

9.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20千伏九墩变电站11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日常巡视及检修等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不外排。

公众参与情况

于2024年3月29日进行了环评报告的全本公示(http://www.qingquankj.com/page219?article_id=244,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

 

视频:
相关报道:
相关文件:
相关专题:
图解: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