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铜陵文明网 > 文化建设 > 青铜文化
古老戏曲声腔绽放夺目光彩——从省级非遗项目枞阳腔(吹腔)的传承说起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10-14    字体大小: 12px14px16px18px
  •   日前,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指导,市艺术剧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枞阳腔(吹腔)表演人才培养》活动在我市圆满收官,并举办了学员结业考核汇报演出,演出分下午场和晚上场两场进行,受到了国内外戏剧专家、表演艺术家和到场观众的一致称赞。同时召开了培训项目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授课教师对这次培训项目的实施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达到了国家艺术基金所明确的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实施的要求,为枞阳腔的创新性传承开启了值得点赞的新模式新途径。

      枞阳腔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项目,是流传300多年的古老戏曲声腔,更是铜陵特有的戏曲文化“活化石”。枞阳腔是明末清初兴起于安徽枞阳、怀宁石牌一带的戏曲声腔,是徽剧的主要腔调之一。因用笛子或唢呐伴奏,又名吹腔。此外,还有石牌腔、吹拨腔、安庆梆子、芦花梆子等称谓。在中国戏曲四大声腔艺术中“昆腔、皮黄腔、吹腔、高腔”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又与昆曲、京剧、秦腔、粤剧、黄梅戏、越剧、川剧、汉剧、评剧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借鉴、互相融合、辗转流传,充分展现这一声腔在音乐形态、器乐形式、唱腔个性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彰显中国戏曲的审美和融合创造的独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从诗经楚辞到汉赋乐府,从唐诗宋词、宋代杂剧到元曲辉煌,从“百戏之祖”昆山腔到昆曲、从枞阳腔(吹腔)到徽剧,从徽班进京到京剧成为国粹,从《孔雀东南飞》、《窦娥冤》、《救风尘》到《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中国戏曲一路走来,承嗣文化传统,融合各方技艺,以中国审美讲述中国故事,在人物塑造和故事结构上锐意创新,在词曲元素和表演体例上一脉相承、绵延不息。只有像枞阳腔(吹腔)等戏曲一样古老的诸多艺术门类形成的中华艺术谱系都迸发活力、持续脉动,今天新兴而海量的艺术平台、赛道、商业模式,才会获得更加丰沛的资源赋能,我们的文化创新和文艺繁荣才能真正达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想境界。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2021年以来,市文化主管部门和市艺术剧院把非遗项目——枞阳腔的传承当作文化精品项目来抓。制定了《枞阳腔传承保护和振兴发展工作手册》,赴枞阳县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老艺人(大鼓书、老戏班、戏曲、民歌爱好者)中进行走访调查,收集整理了民间戏曲的故事原本和曲谱、剧本,邀请声腔艺术专家根据枞阳腔(吹腔)的声腔艺术特色,创新改编曲调形式,挖掘整理出了6个唱段。

      2021年3月12日晚,在五松山剧院举办全国枞阳腔(吹腔)声腔艺术展演活动,来自国家级非遗西秦戏、宁河戏、绍剧、徽剧、柳子戏等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和铜陵艺术剧院的演员们演唱了吹腔选段,展示了枞阳腔在南北各地的风姿华彩。随后召开全国枞阳腔(吹腔)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和国内部分院团、高校、研究机构及上海、江苏、四川、江西、广东、福建、安徽的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收集论文28篇,约40万字。通过对“枞阳腔”的挖掘、整理、展演、修复、研究,力图细致地梳理戏曲声腔艺术,为戏曲艺术体系勾勒出一条独具个性的艺术规律,将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众多声腔、众多现象,一一解剖,一一聚焦,深度地推进学术前沿成果,共同为民族化的戏曲理论体系建设做出努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枞阳腔是中国戏曲的奇葩,300多年来不绝如缕,至今许多地方剧种的吹腔依旧保留着原初风貌,有惊人的一致性,在‘世之腔调,三十年一变’的戏曲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2021年7月份依托市艺术剧院成立中国戏曲学会枞阳腔(吹腔)研究分会,聘请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朱飞跃担任会长,市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枞阳腔省级非遗传承人王丽娟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组织开展铜陵非遗保护地方立法调研,会同文化主管部门和县区人民政府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动包括枞阳腔在内的17项省级非遗和市级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振兴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借鉴这次国家艺术资金资助的枞阳腔(吹腔)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功实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继续深入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枞阳腔(吹腔)声腔艺术。要发挥市艺术剧院和市县区文化部门单位、各级各类学校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王丽娟等传承人和领军人才的“口口相传”和“手足相授”,让以团带班、院校合作、非遗传承人带徒的方式成为我市传承枞阳腔(吹腔)的一道靓丽风景,使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成为非遗传承的新常态。打造一批特色传承学校、传习基地、非遗特色村镇和街区。把枞阳腔(吹腔)等戏曲声腔艺术融入铜陵人民的生产生活,有序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创新开展系列传承传播活动,提升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力争早日完成枞阳腔(吹腔)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的目标任务。

      市县区专业艺术院团和各戏曲类文艺协会要广泛参与,为枞阳腔(吹腔)的传承提供更多不同形式的展示、展演活动和平台;戏剧表演团体要采取以团带班、非遗传承人带徒等方式传授技艺;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让枞阳腔等戏曲进校园持续深入开展下去,组织“传承人”牵手“小演员”传帮带的常态化机制,把枞阳腔(吹腔)表演艺术家的精神财富、艺术造诣、舞台经验等传承下去,使之薪火相传,把培根铸魂工程真正植入幼小心灵。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商务、税务等部门要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和非遗传承保护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创作经费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促进非遗传承的政策保障和协调推进机制。

      同时又要加快整理复排枞阳腔(吹腔)的传统经典曲段如《百花赠剑》、《昭君出塞》、《戏牡丹》等,创作排演大型枞阳腔(吹腔)现代剧目,加强理论发掘和研究,编辑出版枞阳腔(吹腔)学术研究丛书,立足安徽和铜陵,发掘培养中青年表演后备人才,构建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非遗传承体系,使枞阳腔(吹腔)真正在铜陵实现跨越时代跨越地域的戏曲文化传承,让这一古老戏曲声腔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夺目光彩。(张文林)

    责任编辑:王 婷婷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国土局5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208012
  • Copyright © 2013-2017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