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铜陵文明网 > 文明评论
推进移风易俗要抓好关键群体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09-23    字体大小: 12px14px16px18px
  •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8月启动,202312月基本结束。(921日 央视网)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关系到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正因此,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持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要突出抓好党员干部、贫困群众和生活富裕群众等关键群体。

      移风易俗要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群体。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句话不仅用在发展经济上,在移风易俗上同样适用。抵制婚丧陋习,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落实,群众就能心服口服、积极响应。这次《工作方案》也明确要求,完善农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规定,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为群众作表率;有关部门要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相应处理。这为有关部门怎么管理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农村党员干部在推进移风易俗中怎么做指明了方向,必将有力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责任感。

      移风易俗要抓好贫困群众这个群体。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越是有高价彩礼,越是有剃头酒、搬家酒、满月酒,以及专门为了敛财的无事酒等各种宴请。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有些贫困群众想借嫁女儿之机,向南方索要高价彩礼,以缓解自己家庭的贫困状况,或者给自己存下养老钱;还有地方的群众因为缺失发展经济的门路,把摆宴席作为赚钱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想的人多了,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群众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推进移风易俗,有关部门要做好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嫁女儿不是卖女儿,频繁摆宴席只会越摆越穷背负更多人情债的道理,同时要持续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广开经济发展门路,让群众把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各种陋习就会慢慢减少。

      移风易俗要抓好富裕群众这个群体。毫不避讳地说,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一开始大都是有钱人所为,这种现象一旦出现,不仅有富人之间会互相攀比斗富,同时由于面子思想作祟,也会引发不富裕家庭的攀比。这不仅败坏了民风、社风,还给广大群众带来沉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因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富裕群体的移风易俗教育引导工作,让他们不仅要做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农村移风易俗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事实证明,抓好关键群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各地在推动移风易俗过程中要抓准抓实关键群体,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上水平,让乡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易辰)

    责任编辑:王 婷婷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国土局5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208012
  • Copyright © 2013-2017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