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铜陵文明网 > 文明评论
创新发展让农家书屋活力倍增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09-26    字体大小: 12px14px16px18px
  •   乡亲在哪里,农家书屋就建到哪里。这是黑龙江省农家书屋改革创新首批试点摸索出的经验。为了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黑龙江试点将书屋开进民宿,将农技知识讲堂搬到书屋,同时搭建数字平台方便在线阅读。农家书屋向特色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在广袤黑土地上传递浓浓书香。(据《人民日报》报道)

      早在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家书屋工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5年来,扎根在广袤农村大地上的农家书屋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获得了明显提升。

      建设农家书屋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农村广袤的土地上,让农民居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用文化的力量来改善生产方式、提升生活品质、促进乡村振兴。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家书屋缺乏活力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甚至在一些地方,农家书屋长期门庭冷落,变成了摆设。

      从理论上讲,农家书屋是农村群众重要的文化阵地,是农村群众丰富精神世界的文化粮仓,但是时下的一些农家书屋再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有的农家书屋在选址上考虑的是最大限度节约成本,而忽略了读者是否方便;有的农家书屋藏书并不少,但是真正对农民胃口、满足农民需求的并不多;有的农家书屋服务内容单一,新鲜感过后就缺少吸引力……正是这些情况的出现,让不少农家书屋缺乏活力尽显疲态,服务效能大大降低。

      如何打造农家书屋的升级版,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因为各地的情况不同,采取的具体方法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相通的,那就是要用创新发展的理念来办好农家书屋。比如在眼下,黑龙江省所进行的试点中,推出的“书屋开进民宿,讲堂搬到书屋”“发展志愿服务,推广全民阅读”“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文化粮仓’”等做法,就将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由于政府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农家书屋在农村越来越多,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但是农家书屋不只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更应该是可以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精神养分的文化阵地。实践证明,只有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思维,针对农村读者的需要不断解决新难题,农家书屋才能活力倍增,为农村群众提供更贴心、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这一点应该成为共识。(刘根生)

    责任编辑:查嘉宝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国土局5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208012
  • Copyright © 2013-2017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