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铜陵文明网 > 文明评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精神文明硕果丰盛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09-26    字体大小: 12px14px16px18px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9月20日 新华社)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答好加强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道考题,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思维和积极探索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泛培树“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感动中国”“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这些典型成为精神文明的火种,在中华大地广泛播撒,结出精神文明丰硕果实。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铸魂暖心凝聚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生全面、深刻、根本性的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上,以此来铸魂暖心凝聚共识,构筑更为坚实的精神支撑,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强基固本,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启迪人、激励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时代楷模”“大国工匠”“中国好人”“最美家庭”等榜样不断涌现,每一个榜样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者,都记录着一段坚守、担当、奉献的动人故事,激发全社会比学赶超的信心,构筑更为坚实的精神支撑,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把握大众心理,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让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觉”。  

      面向基层成风化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统筹推进学习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综合平台。在开展工作上,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落实到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对科学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形成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生动局面。现实经验证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手段,带给中国广大城乡地区新气象新变化。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要着眼全局,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切实做到活动融入群众生活、阵地建在群众身边,在守正创新中完善制度、健全规则,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开展,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久泰平)

    责任编辑:查嘉宝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国土局5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208012
  • Copyright © 2013-2017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