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文明网

 
 
孝老爱亲|王阿宏、吴红珍:30年如一日风雨同舟、孝老爱亲的好夫妻
发表时间:2024-02-29 来源:泰州文明网
字号设置: [减小] [常规] [增大] [打印] [关闭]

 

  王阿宏,1953年7月出生,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白马镇陆家村村民。妻子吴红珍,1956年8月出生,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白马镇陆家村村民。王阿宏22岁丧父,他便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既是“父亲”又是“大哥”,照顾身患残疾的兄长27年,拉扯年幼的弟妹四人长大成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为3个妹妹每人置办一套“价值不菲”的嫁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一套实木家具、六床十斤重的喜被,又将老祖宅瓦房让给弟弟结婚,自己搬到茅草屋,为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了保护伞。在王阿宏夫妇的悉心照料下,王阿宏的母亲如今已年近百岁,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老寿星。

  “长兄”如父,成为家中顶梁柱

  1975年,王阿宏22岁,这一年,父亲去世,家中弟妹四人尚年幼,还有一位身患残疾的兄长,母亲也年过半百,家里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王阿宏的肩上。他起早贪黑,田里农活儿干完,还要外出打工,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王阿宏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在王阿宏的帮衬下,四位弟妹先后成家立业,残疾的大哥也一直被照顾得很好。如今,年近百岁的老母亲每每回想起二儿子王阿宏那十多年吃过的苦,都会流下心疼的眼泪。她说:“阿宏虽然是老二,但一直都像大哥一样照顾他的兄弟姊妹”。而最令王阿宏记忆犹新且骄傲的是三个妹妹出嫁时,他省吃俭用为她们一人置办了一套“价值不菲”的嫁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一套实木家具、六床十斤重的喜被。说起将老祖宅让给弟弟结婚、自己搬到茅草屋这件事,他平淡地说:“作为哥哥,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只要兄弟姐妹们过得好,我就开心了”。

  贤惠儿媳,为婆婆撑起一片天

  每个孝顺儿子背后都有一位贤内助,吴红珍就是王阿宏背后那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勤劳贤惠的好媳妇。都说婆婆和儿媳的关系不好处,但与丈夫结婚几十年来,她从未和婆婆红过脸。年轻时,吴红珍像亲闺女一样待婆婆,学着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养育了一双儿女,照顾这个大家庭。2014年,57岁的吴红珍因为操劳过度,患上脑梗,由于不放心婆婆,情况稍一好转,她就坚持要出院。家人拗不过她,住院一周后便为她办理了出院。出院后,她第一时间跟婆婆道平安,询问她的起居饮食。如今,吴红珍年近古稀,近半个世纪的相处,婆婆也越发离不开这个好媳妇。自从婆婆行动不便后,吴红珍每天早上5点起床,为一大家子做好早餐,7点半准时到婆婆房间为老人梳洗起床,陪老人吃饭,9点带老人到院子里晒太阳聊天,随后准备午餐,照顾老人就餐。下午婆婆午睡后,吴红珍就开始料理家务,照料农田,准备晚餐。看似简单轻松的日复一日,吴红珍重复了近30年,没有一天缺席。孝媳30年如一日侍奉百岁婆婆的事迹,上了白马镇陆家村的美德善行榜上,被传为美谈。对此,吴红珍很是谦虚,笑称是这是做儿媳的分内事。

  孝心代代传,尊老敬老成家风

  王阿宏夫妇从年轻的时候起就特别能吃苦耐劳,勤劳耕种,辛苦经营,帮衬着这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还要养育自己的一儿一女。夫妻俩整日忙里忙外,这一路走来,没少吃苦受累。他们说要一起活到老干到老,劳作不辍,自强不息。现今,两人已近古稀之年,他们没有闲下来颐养天年,除了照顾百岁的老母亲,王阿宏白天是村里的环卫工人,晚上去工地当保安。吴红珍操持家务,把家里收拾布置得干净整洁,一有空就帮丈夫一起清扫马路。善良的夫妇俩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对儿女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都十分优秀,儿子王仲更是有孝心,有上进心,奶奶几次住院,都是王仲把奶奶抱进抱出,在医院里忙前忙后,医生和病友看到莫不赞叹,这孩子真是难得的孝顺!王仲也在积极打拼自己的事业,不怕苦、不怕累,勤勉上进,像他的父亲母亲一样。

责任编辑:朱 敏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泰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网页制作:泰州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