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文明网

 
 
泰兴:美丽河湖流淌幸福生活
发表时间:2024-03-28 来源:泰州文明网
字号设置: [减小] [常规] [增大] [打印] [关闭]

  3月21日,在泰兴市宣堡镇梅埝村,村党组织在宣泰战斗纪念馆以及村河长制公园开展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现在,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经常来这里游玩,在公园河长制文化的影响下,党员和群众主动参加河坡的护理、水面的管理。”季冬梅是梅埝村的“民间河长”,她对于河道保护颇感欣慰。梅埝村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相融合,按照“红色铸魂、绿色出彩”思路,打造了村级红色河长制主题公园,成了村民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泰兴市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近年来,该市着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在改善水生态的同时,依据区域特色,精心设计红色文化、璀璨江景、古城水韵、田园风光等,探索建设幸福河湖文化景观,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流淌的幸福。

  幸福河湖建设,河道水清岸绿只是基本条件,更要围绕河道挖掘地区文化特色,真正吸引群众关注河湖、爱护河湖。泰兴市虹桥镇采取连片治理模式,对毗邻长江和焦土港的涌兴村、张公村,统一规划、系统打造,重新畅通断头河、小中沟,在确保河道排涝灌溉功能的基础上,开展绿化护坡、节点打造。张公村村级河长、党总支副书记张津说,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全村水系连片治理,打造4.9公里左右的幸福河湖。

  在泰兴市河失镇,河长制主题公园已成为周边学生、居民闲暇游憩、健身娱乐的好去处,群众共享“田园风光 碧水环绕”的诗意生活。河失镇采取“以奖代补”措施,采取能人捐款、资金配套、专项投入等,因地制宜建设了5座风格各异的河长制小游园,刷新水域风景线。“我们经常在河长制公园带领小朋友去进行一些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保护环境的种子。”河失镇“河小青”志愿者成杰说。

  治水兴水,让流域长治久清。城区河道大都处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半径内,泰兴市以打造精品小景点为突破口,将羌溪河及外环城河沿线原有多个闸站,重塑为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景观构筑物,提升水动力的同时,又展现了河道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全市红色文化、绿色景观、人文历史等有机结合,整合资源、经费、力量,片区化推进幸福河湖示范建设,积极做强做活水文章,打造因水而美、因水而宜、因水而兴的治水典范。

  近年来,泰兴市扎实推进农村水环境提升,已新建农村生态河道35条(段)68公里,生态河道覆盖率提升至52%,保持泰州第一。“将全面完成年度186条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任务,累计创成省级幸福河湖4条、泰州市级‘十佳’幸福河湖9条、‘五星’幸福河湖21条。”泰兴市河长制综合协调中心主任戴勇表示。

责任编辑:朱 敏
相关新闻:
 
主办单位: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泰州文明网©版权所有
网页制作:泰州网络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