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报道>探访“最美基层河长”

探访“最美民间河长”|姚峰:巧用“天眼” 智慧护河

时间:2023-10-22 13:01 来源:苏州市水务局 访问量:
【字体:

江河湖海,水陆萦回,构成了粉墙黛瓦的苏州。河湖是苏州的灵魂与命脉,是支撑苏州“美丽幸福新天堂”的生态本底。近几年来,苏州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家门口的小河“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

美丽河湖画卷在苏州全域铺开,离不开这群人的努力与付出。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在苏州大大小小河湖边上,都立着一块河长牌。正是每位河长守水有责、守水尽责,才有了我们享有的幸福美丽河湖。今年,我们开展“最美基层河长”“最美民间河长”系列探访行动,挖掘他们与河湖的故事,看他们是如何做好河湖“健康守护人”。

今天,我们探访了民间河长姚峰,一起来了解他与河湖的故事。

姚峰,苏州浩丰空间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责任河湖:太浦河、京杭大运河。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贯穿南北、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沟通苏州如织的河道水系,演绎出这座千年古城的绝代风华。

脚下青石垒垒,古道厚重沧桑;身畔大河汤汤,船舶南来北往;眼前蓝天碧水,景色旖旎动人。沿着京杭大运河的古纤道前行,所到之处,碧水漾清波,河坡披绿装,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呈现在眼前。

一大早,京杭大运河的古纤道上就出现了姚峰巡河的身影。成为民间河长以来,姚峰累计巡河60余次,组织支部“护河小天眼”行动小组开展巡河活动15次,发现垃圾漂浮物、污水偷排、非法围网、住家船等问题10余宗,经向区河长办反馈,均得到了快速有效解决,为改善和维护河道环境提供应有之力。

与水为伴,情系江南水乡

吴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区内河湖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作为土生土长的吴江人,在水乡环境里成长生活的经历,让姚峰对“水”有着深厚感情。19年前遇到的一件事情让他一直难以忘记。

“2004年,我读大学时,有个同班同学是东北人,他来苏州旅游时对我说‘一直听说你们这里是江南水乡,水清岸绿,结果我一来发现你们这里的水质还不如我们家乡好。’”姚峰说,这种评价让他感到无比扎心。

自此之后,水环境的重要性在姚峰心里深深扎根。2018年3月,获悉吴江招募民间河长参与河湖监督,他立即报名,经过筛选、培训、考核后,成为民间河长。他所负责的河道,正是京杭大运河吴江段与太浦河吴江段。

“做民间河长,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做事情也更有底气了。”姚峰说,他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日常巡河护河,听取沿河居民意见建议,以及做好宣传工作,发动沿河居民参与“治水”。

使命在身,姚峰的“履职”也是尽职尽责。他总是携带着巡河记录本,利用空余时间辗转于各条河流。“我会详细记录河流中是否有漂浮物、河坡垃圾,是否存在非法排污口等问题,一旦发现,会立刻向区河长办反馈。”姚峰说,“守护好吴江的河流,关乎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021年大年初二,在震泽镇走访亲戚时,他无意间发现田间一条河的河面有杂乱漂浮物,于是立即梳理情况,拍摄照片反馈给河长办。“没想到短短2小时内,河长办就派人来处理了,还是在春节假日期间。我们的河长办这么给力,这么重视民间河长的工作,我顿时更有干劲了!”姚峰感叹。

姚峰还经常利用多种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苏州的水环境治理及河长制工作。在一次巡河过程中,他发现某河道正在开展河道清淤工作,河道里的水已经被抽干,沿岸居民在支持清淤工作的同时也有担忧,他们担心清淤工作耗时长会给日常生活造成长时间的影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姚峰认真倾听了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架起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的桥梁。如今,姚峰负责的河道倾倒垃圾少了,河道违建没了,水质变好了,鱼虾回来了,群众参与治水的积极性高了,河道治理成果显著。

“天眼”巡河守护水清岸绿

“高度低点,再低点,镜头再拉近一点……”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京杭大运河进行全程无死角巡查。站在岸边的姚峰一边麻利地操控无人机进行河面巡查,一边把发现的问题拍摄下来。

为了弥补巡河过程中因环境、时间限制而产生的巡河效率低下、问题发现不全、溯源能力较弱等问题,姚峰利用公司现成的人力和设备资源,成立“护河小天眼”行动小组,借助高科技手段,定期开展无人机巡河护河。“在巡河这一块,我们公司正好有专业设备可以利用。另外,我们也有一些工程项目分布在各个镇上,信息相对畅通,能力辐射范围也比较广,正好可以协助我们吴江区河长办的相关工作。”

远景、近景、特写……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真实、全面地记录了河道的情况。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姚峰就带领小组成员完成河道及两岸的巡查工作。“让无人机巡河,不仅可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观察河道情况,还大大缩短了巡河时间,提高了巡河效率,降低了人工巡河存在的风险。”姚峰说,每次用无人机巡河后,他们都会对拍摄的资料进行分析,如发现绿地侵占、非法倾倒物、住家船、蓝藻等问题,会立即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汛期到来时,当了解到一些河道死角位置受地形限制难以排查,姚峰主动带着无人机设备,协助新港、山湖等社区开展排查工作。通过无人机的全方位巡查,大大提升了防汛巡查工作效率,确保防汛工作不留死角,消除安全隐患,受到了相关社区的一致好评。一次巡查过程中,因遇到突发情况,两台无人机坠入水中,巡查工作因此受影响。“虽然损失了2台设备,但能够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我认为是值得的。”姚峰说。

人守护好碧水,碧水必将回馈于人。秋日晴好,京杭大运河上,风帆河洲相映,橹声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一汪碧水”已成常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正不断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