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   潍坊市文明办

文明办微信二维码.jpg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jpg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文明城市

  井然有序的交通、干净整洁的街道、整齐规范的店牌……近日,记者来到潍坊科技学院附近的便民摊点群,一排摊位以全新面貌呈现在眼前,早前占道的小吃摊、水果摊不知不觉没了踪影,街道变得更加整洁畅通。“以前潍坊科技学院东门路两边都是摆摊的,一到上下班堵得人直上火。现在摊点都进了疏导区,啥都能买得到,路上也不堵车了。”提起该区域的变化,家住附近的李先生直竖大拇指。

  据悉,长期以来,在潍坊科技学院东门,每到上下班时都会有许多流动摊点在道路两侧占道摆摊售卖,影响市民通行,并伴有交通隐患。为此,寿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天早晚安排人员定岗巡逻,但是整治效果甚微,未从根本解决“人畅其行,车畅其道”的群众诉求。

  “我们意识到,学院学生及周边新建小区业主购物需求旺盛,依靠单纯的‘堵’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规划一块专业的交易场地,引导占道摊点规范入市经营才是根治的办法。”寿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一中队队长刘明说。在广泛征求学生、市民、摊主各方意见基础上,在学院门口附近处设立了便民摊点群,吸收周边占道经营的商贩入“群”,既维护了市容秩序,又保障了民生,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共治体系的生动实践。

  便民点建成仅是开端,管理好才是真正的便民。刘明告诉记者,为强化便民摊点管理,中队在周边常态化错时执法填补城市管理缝隙的基础上,强化“错时执法、延时执勤”工作机制,组织执法队员早上6点在早市上岗执勤,特殊时期凌晨2点到岗,下午5点到晚上10点进行巡查,确保市场外部没有流动摊点、越线经营、噪音扰民等违规行为。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市容市貌“脏乱差”等乱象,在坚守法规红线的同时,运用柔性执法方式,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和群众自觉守法、自我纠错,体现行政执法兼顾“力度”和“温度”,积极向社会公众释放温情与善意执法理念。根据统计,便民摊点群设立之后,涉及该区域的相关投诉下降了97.5%,成效明显。

  抓好小民生,赢得大民心。疏堵结合解决流动经营难题,是社会治理的提档升级,体现了一座文明城市应有的温情和烟火气。今年以来,寿光市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巡查机制,采取定点执勤与街路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包括九处早市、两处夜市在内的重要区域进行严格规范和管控,着力填补城市管理缝隙,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截至目前,该局共规范占道经营行为1300余起,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秩序与活力并存,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下一步,寿光市将继续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实现规范管理和便民服务的有机统一,让人间烟火与城市文明并肩同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