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威海文明网 -> 美德信用建设 -> 荣成市港西镇:“信用+”社会治理模式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荣成市港西镇:“信用+”社会治理模式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发表时间:2024-05-17   来源:

  “停车请到这边,车头向外”“请注意安全,不要到礁石或河流入海口处玩乐”……五一期间,港西镇各村居出动130余名志愿者参与那香海景区助旅行动。志愿者们积极协助景区工作人员维护秩序、清扫垃圾,提供旅游咨询、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景区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游客来旅游是好事,说明那香海越来越红火,参加志愿本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还能得积分、拿奖品,大家的劲头儿可高了!”港西镇小西村孙女士高兴地说。

  近年来,港西镇依托“信用+”,推动村居100%设立“信用超市”,形成“道德行为—信用积分—实物奖励—道德行为”的闭环式道德转化生态,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创造“得分”机会将善行量化入账,让美德保值增值,让德治教化一方。

  随着信用建设的不断深入,港西镇越来越多的村居将信用纳入村规民约,将信用建设与环境整治、文明实践、清洁家园、护林防火、敬老爱老等基层重点工作紧密融合,切实把信用建设深度嵌入村庄治理各领域,用“信用+”穿针引线,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各村呈现出一招对路“满盘活”的良好发展态势。

  “怎么还吵上啦,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邻里乡亲的,吵起来人家不笑话?有事坐下来商议解决嘛。”日前,在港西镇泊子周家村“周大姐”调解室调解下,一起邻里纠纷轻松化解。港西镇创新开展“信用+调解”,推动各村建立调解室,配有专职调解员1人,兼职调解员2人,采用“点单式调解”和“联动式调解”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调解工作,通过跟老百姓“唠唠家常话”的方式,让矛盾双方在其乐融融的情境中化干戈为玉帛,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调节处基层治理新气象,推动全村向优向好发展。

  此外,港西镇还积极发挥“信用+网格”在民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网格横向服务到边,纵向服务到底的乡村治理模式,持续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各类资源和法律服务队伍力量,在调解员进网格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时,同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普法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到哪里,就把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到哪里,同时建立矛盾纠纷“回头看”机制,按照“一事一回访”“谁调处、谁跟进”原则,服务全程有温度,长效化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港西镇将通过继续规范各村信用信息采集流程、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居信用基金补贴扶持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信用激励举措,真正推进信用建设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让“信用+”工作模式遍地开花,精准治理、多方协作、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文明实践 · 志愿服务 >更多
文明城市 >更多
文明村镇 >更多
主办单位: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制作维护: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