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收藏本站

[历史大家]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无锡文艺界>无锡名家>历史大家

无锡文学艺术历史名家介绍: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中国江苏无锡人,字哲良、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成就斐然。钱钟书还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等,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曾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晚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职务。

钱钟书文学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其散文文风恣意幽默,对世俗独特的挑剔眼光,充满了智慧与哲理,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早年赴英国留学,1938年回国,陆续出版了散文作品《猫》、《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作品,1947年出版小说《围城》,这是一部名垂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书评家夏志清)。新中国建国后,钱钟书著有《宋诗选注》、《管锥篇》、《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旧文四篇》、《诗可以怨》、《管锥编增订》、《也是集》、《七缀集》等多部学术著作。学术著作《管锥编》内容渊博,考证缜密,古今中外融为一炉,思路开阔,想象活泼奇特,堪称“国学大典”。

钱钟书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钟书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着力弥补历史局限性,消除西方人的诸多偏见,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这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及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钱钟书本人也被广大外国学者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一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