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政治力量

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委员会 民建海淀区委    2024年02月01日

字体大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上,民主党派履职尽责、自身建设将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和挑战,要以完善民主党派政治整合机制、认同构建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为核心,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

  一、民主党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拓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不懈奋斗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党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政治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拓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民主党派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推动者

  近代以来,包括民主党派先贤在内,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现代化道路才真正展现出了光明前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自觉将探索开拓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作为自身的政治纲领和行动目标,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作出了独特贡献。

  (二)民主党派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贡献者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制度支撑;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条件和动力。通过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党派担当起新的使命,彰显出新的价值,展现出新的作为,不断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逐步成熟贡献力量。

  (三)民主党派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探索者

  中国式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探索性事业,需要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力量协力推进。民主党派与经济、科技、教育等界别具有广泛联系,集中了各种类型创新力量,促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助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通过高质量履行参政党职能,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对风险挑战,战胜艰难险阻。

  (四)民主党派是中国式现代化共识的凝聚者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民主党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凝聚的最大共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成熟过程,也是凝聚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最广泛共识的过程。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通过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职能,将党派成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认识凝聚起来、统一起来,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五)民主党派是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宣讲者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民主党派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讲特别是向国际社会宣讲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传播得更远、更加深人人心,尤其是将在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体会、经验、成效准确提炼出来、充分表达出来,从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借鉴价值,从而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民主党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五个新战略”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民主党派更好履职、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一)新的战略环境揭示了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标注了民主党派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转型过渡期,世纪疫情、中美博弈、俄乌冲突、能源争夺、粮食安全等由此引发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新变化,围绕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的关键争夺,催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演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主党派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斗争形势更加严峻,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变。

  (二)新的战略机遇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条件,标注了民主党派面临的特定历史机会和境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冲突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但和平发展主题不会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根本上讲,新的战略机遇来源于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绎,来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西方现代化模式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分化与阶级矛盾,全球领导权、全球关键地区控制权的争夺愈加激烈,但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格局“东升西降”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和拓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主党派化危为机、抓住战略机遇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三)新的战略阶段揭示了当前我们正处在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标注了民主党派的历史方位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跨越阶段,还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展开,事实上也面临着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竞争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主党派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从全局性、总体性、历史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

  (四)新的战略任务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标注了民主党派新的使命任务和工作重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主党派必须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发挥界别特色,认真履职尽责,围绕中共中央新的战略思维和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合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五)新的战略要求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注了民主党派新的战略遵循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五大建设”之间是系统与要素、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只有坚持“五位一体”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主党派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刻领会法治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重要保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

  三、完善民主党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实现机制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西方竞争型政治截然不同的合作型政治,充分展现了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完善民主党派政治整合机制、认同构建机制和社会治理机制为核心,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完善政治整合机制,实现有序政治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力量,理顺复杂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从而维护政治大局安定团结,是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含政治整合机制,通过广泛的政治吸纳与参与渠道的畅通,实现对各民主党派的有效整合,保证政治秩序。一是通过广泛吸纳实现有序参与。要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运作,全面推动制度形态、组织形态、活动形态多层面政治吸纳。在宏观层面上,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及其相关制度安排,更好实现官方性、制度性政治吸纳。在中观层面上,完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等组织形态,更好实现政治性、组织性政治吸纳。在微观层面上,优化党派日常活动,更好实现活动性、情感性政治吸纳。二是通过畅通渠道实现有序参与。参与的畅通与反馈是吸纳的动态化与深化。要依托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完善强制度性、强程序法理性、强正式性的制度层次参与。要通过介于党群之间的各领域人民团体,实现有效沟通、协商、协调、平衡,完善次政治性、弱制度性、弱程序性的组织层次参与。要依托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民主党派成员的工作艺术,完善非正式化、日常化、情感化的个体民主党派工作层次参与,补充制度和组织的参与效能,使参与机制更为灵活健全。

  (二)完善认同构建机制,凝聚思想共识

  随着现代化发展而滋生的新价值理念,在多元化思想场域中,构建集体认同、凝聚思想共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识形态引领和良性政治文化塑造,更好凝聚民主党派和全社会思想共识,实现思想团结。一是强化意识形态引领,维护思想团结。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清醒认识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两种主义之间的斗争。各民主党派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应对百年变局、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民主党派的认同构建可以通过教育与斗争两种方法实现。通过对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不断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意识形态阵地,推动现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众不断加深对中共创新理论的理解、把握与运用。通过对错误意识形态的批判斗争,加强与民主党派成员的沟通对话,引领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价值,塑造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共识。二是强化良性政治文化塑造,维护思想团结。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其作用在于为政治系统赋予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培育出了合作型政治文化,并进一步内化为民主党派的政治意识、心理、价值等,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合作型政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既要赋予民主党派以合作团结的政治价值,又要规范民主党派政治行为,通过合作型政治参与训练,将共识、合作、共赢、协商等政治价值内化入政治参与主体的思维方式当中,加强团结合作。

  (三)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化解社会冲突

  资源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问题。资源直接关涉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实现政治整合和认同构建同样离不开特定资源支撑。实现科学的资源配置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社会治理机制的核心,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基础。各民主党派具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资源密集的优势,具备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和广泛的资源调配渠道。各民主党派通过资源集聚和资源赋予参与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实现不同社会力量的整合,在化解社会冲突、推进社会发展中提供有力资源支撑,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重视民主党派的独特优势和资源集聚能力,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是重视民主党派的资源集聚作用,为社会冲突治理提供基本前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是面向全部民众,而是主要向各民主党派集聚物质资源、组织资源、智力资源。民主党派成员的特点是他们都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具备较为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向党政系统建言献策,也可以发挥自身社会资本优势,筹措物质资源、调动组织人力、提供智力资源。二是重视民主党派的资源赋予作用,为社会冲突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民主党派的资源赋予机制充分利用民主党派丰富的物质、组织、智力资源投入治理场域,一方面引领各界力量共建共商共治,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增进社会团结;另一方面实现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沟通,理顺国家与社会关系,实现党群、政群关系和谐。要从两个层面完善民主党派资源赋予机制参与治理:第一个层面是促进民主党派在治理中的参与机制。民主党派可以为其他社会组织群体提供重要平台,实现不同主体的共同参与。要根据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要求,畅通和规范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完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沟通联系机制。资源赋予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向社会贯彻国家意志、整合社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各民主党派向国家表达诉求的过程。要以统一战线平台为纽带,完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沟通联系机制,更好实现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双向沟通联系。

  (执笔人:黄锟、赵润林、李那,本文获得民建中央2023年重点理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优秀奖)

责任编辑:陈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