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智慧城市开启美好生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5-20 07:0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通讯员 屈颖 林灵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一位老人在社区的智慧老年助餐服务圈使用银发积分刷卡器用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北雄安新区城市计算中心内景。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浙江省金华市苏孟乡和悦社区卫生服务智慧健康驿站让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问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道路交通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监控交通状况。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供图

  城市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层级,也是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家数据局出台《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智慧城市,一个听起来颇具未来感的词汇,如今却已逐步成为现实。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城市变成一个可感知可“思考”的智能体,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从城市治理到“城市智理”,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智慧城市正让生活变得更方便、更美好。

  群众办事“一件事一次办” 数据共享协同化解政务服务堵点

  居住在重庆市两江新区的任佳最近迎来了一件大事——新房装修。因为装修费用不低,在面对装修公司“先交预付款再开工”的要求时,任佳有些犹疑:“万一装修公司倒闭,卷款跑路了怎么办?”

  不过,很快,她的这个顾虑就被装修公司出示的“渝付码”所打消了。“渝付码”是两江新区推出的预付消费监管应用,消费者扫“渝付码”后,找到对应商家,就能看到代表其信用情况的绿、黄、红、灰、黑“五色码”。一旦预付消费完成,支付的资金会首先进入商家在银行开设的监管账户,再由银行根据消费者实际核销情况转入商家的结算账户。若商家损害消费者权益,“渝付码”也可帮助消费者一键投诉并追踪处理进程。即便商家关门跑路,未消费资金也将得到一定保障。

  在装修公司的办公室,任佳打开手机,扫码,验证对方是“绿码”,随即付款签订合同。“以前光了解装修公司是否靠谱就要打听好几天,现在疑虑消除仅用了不到2分钟!”任佳说,“渝付码”为她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从几天到几分钟,这种便捷体验的背后,是重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据共享互通。

  重庆市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付消费的“堵点”主要体现在“难知”和“难追”。一方面,消费者对商家经营状况和企业信誉很难有足够了解;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预付消费服务都没有规定的合同签订形式,仅为口头承诺,一旦产生纠纷便很难取证。再者,若遇到极端经营不善的情况,即使追回经营者,消费者也无法拿到钱款。过去,由于解决这类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可能会有一定难度。而“渝付码”通过数字化让预付消费的每个操作都留痕,化解了维权取证上的困难,且资金进入监管账户而非结算账户的设计,更从根本上杜绝了经营者“卷款跑路”的可能性。不要小瞧这一个二维码,它的背后,是通过搭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带来的政府公共数据、经济消费数据、金融监管服务数据的融合,是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多跨协同监督,体现了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对普通人的关怀。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公,让居民生活更舒心、办事更放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前办理营业执照要好几天,现在2小时就能拿到。”这种让重庆本地不少企业点赞的快捷体验归功于政务服务APP“渝快办”推出的“企业开办一件事”等“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以往开办企业要办理的“多件事”如设立登记、刻制印章、就业社保登记等如今都被整合为“一件事”,以往办理时的“多地跑”也变成如今的随时随地“掌上办”,办理所需时间从34天减少至半天。

  事实上,这样的“一件事”在重庆的智慧城市治理中还有很多,目前,重庆市已累计推出“一件事”服务集成办理达80项,基本覆盖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领域和重点事项。

  而这些便捷的背后,是城市数字底座的日益牢固和数字化协同的推进。重庆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市搭建起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六大应用系统和基层智治体系,将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贯穿管理服务全过程各方面。通过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使群众和企业的关键底层数据能够互联互通,实现分散事项联合集成。目前,重庆市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已达90%。

  大数据精准研判拥堵“症结”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加便捷

  交通领域是城市治理中的重头戏,也是事关群众幸福感的大事。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交通赋能,让城市运行更加有序。

  “多亏了交警铁骑提醒,原以为要大堵车了,结果出城一路都挺顺畅。”不久前,家住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的杨女士开车回老家探亲,从中亭街往仓山方向行进时,遇到交警正在进行交通疏导。交警告诉杨女士尤溪洲大桥几分钟后车会很多,建议她从金山大桥绕行,按照交警的建议,杨女士很快就出了城。

  交警之所以会有预知警情的“超能力”,得益于福州交警支队自主开发的“智慧大脑”——道路通行状态大数据研判平台的帮助。

  近年来,福州市加快推动交通管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促进交通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极大提升了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预警、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支撑能力。目前,福州市已建成包括道路通行状态大数据研判平台、大数据可视化融合指挥调度平台等在内的多个数字化平台,深度集成城区布设的前端设备,形成智慧交管体系。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也让城市交通迎来了“大考”。福州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的邱警官介绍,为精准研判拥堵“症结”,福州交警支队将前端感知设备等多源数据高度融合,开发道路通行状态大数据研判平台。依据实时采集到的车速、流量等交通流参数,应用大数据模型实时分析道路的饱和度和拥堵指数等评价指标,并据此建立了福州城区道路拥堵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对城区交通通行态势进行“智慧研判”。

  得益于大数据平台的投入使用,目前,福州城区日均堵情主动发现数从原来70起提高至200起;道路恢复时长由原来的平均8分钟缩短至约4分钟。

  海量的数据融合分析,为城市“堵情预报”插上了科技赋能的翅膀,而智能的指挥,则让交通信号灯更“聪明”,让出行更便捷。

  家住福州市仓山区的于先生在福州市闽侯县工作,每天往返于两地。“以前上班途中要经过多个红绿灯口,而且老碰到红灯,心里很着急。现在方便多了,到了浦上大道最多等一个灯,有时候一路绿灯,比以前至少省了5分钟。”于先生说道。

  改变缘于信号灯智能管控平台的出现。福州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交通信号灯100%中心联网联控,通过信号灯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一键式远程控制、自动调试配时、实时预警流量变化、129条道路绿波通行等,一改过去人工手动调节模式,机动车红灯等待时间缩短20%至40%。同时,结合中心联网联控推出了警医联动“一键护航”,为急危重病人提供“一路绿灯”的生命通道。

  当然,智慧交通在福州市的应用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市民通过“e福州”APP的智慧停车系统可实时了解当前位置附近路侧泊车位、地面停车场等泊车资源列表和余位信息,并进行精确导航,还可在支持“无感支付”的停车场享受车辆离场自动扣费服务。此外,“e福州”还在不断升级和完善自己的功能,开发更加智能的路线规划系统,为出行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

  “云上雄安”与现实雄安同生共长 数字孪生实现城市治理一盘棋

  河北雄安新区,一座高水平现代化的未来之城正在拔节生长。而在现实空间之外的互联网空间,一座数字化的“云上雄安”也已初具规模。

  在被称为“雄安之眼”的雄安新区城市计算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众多城市运行数据在实时更新,清晰呈现。街道地下管网是否正常运行?哪条道路目前的车流量最大?工程建设进度如何?关于雄安新区的方方面面,大到一座高铁站,小到一个路灯、一个井盖的情况都尽在掌握。

  一个是用钢筋混凝土建起来的物理城市,一个是由数据打造的数字城市,网络平台上的“云上雄安”就像现实中雄安新区的孪生兄弟,现实空间中每新建一个管道、一条街道、一栋建筑,都会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数字化建模。这种新型的虚拟城市,名为“数字孪生城市”。

  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雄安新区是首次全域实现了“数字城市”和“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城市。与过去仅限于城市某一个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不同,“云上雄安”对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进行了“全城”数字化和智慧化,并打通了各方的数据壁垒,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城市治理一盘棋”。同时,和以往的二维视角不同,“云上雄安”采用的是三维影像,通过5G、全景影像等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城市的每一处信息,精准找到当前城市运行中的痛点、堵点。

  “一中心四平台”是目前“云上雄安”基本架构。据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集团)有关工作人员刘尧介绍,“一中心”是指“城市大脑”——雄安新区城市计算中心,在这里,海量的城市数据经过系统分析,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整个城市的运行在“大脑”的指挥下有序运行。“四平台”中综合数据平台承担着汇聚新区全域数据、统筹新区数据管理的任务,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汇聚了雄安新区全域地形地貌地理信息数据和新建城区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物联网平台接入了分布全城的几十万个终端感知设备,如同城市的“神经网络”,而视频一张网则构建起城市级视频感知体系。

  “云上雄安”能够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对此,刘尧表示,这种便捷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雄安新区,居民拥有“雄安一卡通”社会保障卡,该卡与政务、人社、医疗、交通、文化、旅游、补贴发放等七大类百余项场景对接,将庞大纷繁的数据集纳在一张“小卡片”上,实现了“一卡通城、跨城互通”。

  此外,除了身份证外,雄安新区的居民还有一个数字身份。凭借数字身份,只要拿着手机,就能实现身份验证的一码通行,在雄安公共服务以及接入的互联网应用中做到一码通行、一码通办,办事无需再提供其他物理证件材料。目前,雄安数字身份已支持雄安户政办理、扫码乘坐公交、医院挂号等几十个场景,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