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界别小组 > 侨联界别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赴闽考察系列报道 爱拼侨乡看泉州

侨联界别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赴闽考察系列报道
爱拼侨乡看泉州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时间:2023-04-14

(记者 李寅峰)“‘晋江经验’名不虚传,现场考察后才知道,泉州民营经济如此发达!而侨资企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十户人家九户侨’,难怪泉州有这样丰富的华侨历史资料,有这样浓厚的侨乡文化氛围。”

“‘东亚文化之都’‘世界遗产城市’,这是侨乡泉州令多少城市羡慕的文化资源。短短一天时间,我们已经感受这里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活跃的民营经济,这是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

4月12日中午,全国政协侨联界别赴闽考察团一行结束对泉州的考察。离开的中巴车上,委员们恋恋不舍地交流着对泉州的考察印象,也相约着以后再来深度走进和了解泉州。

从11日中午抵达到12日中午离开,在泉州短短两个半天的时间,考察团马不停蹄地考察了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安踏(中国)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恒安集团、晋江五店市、“晋江经验”展览馆,并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有关部门、侨资企业、侨胞侨眷代表交流互动。时间短暂,但委员们却收获满满。

在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乡土闽台》展区静静地展示着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历史事实。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联络部部长张庆盈感慨地说,两岸一家亲,在侨乡泉州更是一目了然。

张庆盈关注到,泉州市委统战部的数据显示,泉州有“三个900万”的鲜明特征,即约900万人口常住泉州,约900万台湾汉族同胞祖籍泉州,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非常可贵的是,当地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将港澳台侨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我建议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研究,挖掘好的做法,推广好的经验,以提升工作质量。”

“这一款鞋,可以承载1吨的重量,是举重运动员专用的;这款鞋,只有二两重,是慢跑鞋;这款防割裂的速滑运动服,已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穿在中国运动员身上……这些都是高科技的产品。”在安踏(中国)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着该公司近年来集中力量搞创新的情况,一项又一项的技术突破让多类产品领先世界。

对此,2002年带着团队、技术从海外回国创业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经济金融委员会主任,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深有体会。“看得出来,当地对侨资企业非常重视,这对侨企发展,特别是高端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更好地激发了侨界高端人才的积极性,又反过来助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丁列明表示,泉州的好经验,对于做好新时代下侨务工作有很好的启示,也可以给其他地方提供参考。“建议再进一步推广,吸引和鼓励更多高端侨界人才、侨资企业更深入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去。”

相比于考察团里多位第一次到泉州的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可谓“熟门熟路”。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他,不仅经历了家乡晋江从贫穷落后到经济腾飞的全过程,他的企业更是“晋江经验”的见证者、践行者和受益者。他的父亲许连捷(第九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恒安集团创始人)常常说起,小时候穷得吃不起饭,家徒四壁,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改变了每个人,改变了家乡、改变了中国。如今,一座县级城市有50多家上市企业,晋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因此,谈到“晋江经验”“‘亲’‘清’政商关系”,许清流朗朗上口、饱含热情。“相比于优惠的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加吸引侨资前来投资。”他说。

在“晋江经验”展览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泉州,随便问起哪一位居民,哪怕是老奶奶,都会由衷地满足于当下的幸福生活,由衷地感谢中国共产党。

委员们感慨着,千年古城泉州,以鲜活的案例展示了侨乡百姓在新时代下,拼出新成就、拼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