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2024-03-21

  叫响“凉爽哈尔滨”品牌 发展避暑经济让“凉资源”变“热产业” ——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

  建言献策

  作为“冰城夏都”,哈尔滨夏季凉爽舒适,被公认为是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2023年6月举行的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公布了“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我市榜上有名。

  虽然我市发展避暑经济具有气候凉爽、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效益,避暑经济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主要表现在:一是避暑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设计及政策体系亟需完善;二是夏季避暑旅游宣传攻势仍需进一步提升;三是避暑资源有待挖掘、整合;四是避暑经济相关产业链亟待完善;五是现有避暑旅游资源有待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叫响“凉爽哈尔滨”品牌,让避暑经济成为我市经济新增长点,建议如下:

  一、全要素、大格局规划设计,抢占避暑经济制高点。高度重视避暑经济以及避暑旅游产品的挖掘,加深对避暑经济的深层次发掘和系统化理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避暑相关的规划设计,同时出台我市避暑旅游优惠政策及营销奖励办法,形成一套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政策体系。

  二、全方位、多媒体线上线下,打造避暑营销吸引点。一是发挥线上平台优势,面向广大网友征集特色旅游金点子,提升活动传播和讨论量;制作文旅类视频和避暑文化产品,在各大网络平台推送,提升城市避暑形象的认知度。二是线下全方位、多渠道展现我市避暑资源,在客源地发布文旅产品广告,进行避暑游系列报道或专栏宣传,赴国内主要客源地城市举办推介会,组织承办避暑经济相关的专题论坛、节事节庆等,形成以避暑为特色主题的城市品牌体系。三是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避暑旅游营销队伍,由文旅局牵头,院校科研机构等联合组建避暑文旅产业学院,根据我市避暑旅游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打响“凉爽哈尔滨”品牌。

  三、多层次创新开发避暑产品,打造避暑经济增长点。一是针对老年游客打造避暑康养游,发展森林湿地、生态乡村中医药康养游,配套建设相关医疗服务设施,打造避暑度假康养小镇。二是针对家庭游客打造避暑文化游、研学亲子游,串联红色旅游、科普研学及民俗文化景点,打造“避暑+研学”文化示范品牌。三是针对青年游客打造避暑沉浸体验、文创游,创新开发沉浸式新奇体验项目,研发文创品牌,打造“避暑+国潮”文化街区。四是开发夏季冰雪创意性产业,将避暑经济与冰雪经济有机融合,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实现换道超车,形成鲜明独特项目体系。

  四、强化“避暑+”理念,形成避暑经济突破点。一是做大避暑核心产业,开发一批避暑经济地产项目,做大避暑人居产业。二是补充主体产业,增加避暑元素,打造系列品牌,整体推进产业发展。三是外延特色地域性产业,形成避暑经济发展的辅助支撑力量。

  五、提档升级现有旅游资源,形成避暑经济突破点。一是督促景区针对避暑效果进行改造升级,完善避暑环境、齐全避暑设施;在景区增加防暑降温设施,优化游览体验。二是“科技革命+文旅创新”助力旅游服务提档升级,推出“一码游哈尔滨”全域智慧旅游平台,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我市景区手绘地图、攻略指南等数据及门票预约、旅游咨询等服务,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促进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智慧升级。

  来源: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书面发言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