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淮河水利网!
淮委综合应用门户 邮箱登录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发布时间:  作者:办公室  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俞晖

2023年以来,淮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在水利部坚强领导下,强化保护治理,健全监管机制,提升管理能力,淮河流域(含山东半岛)水土保持率由202290.65%提高到202390.79%,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明显。

一、工作进展

一是全力推进《意见》落实落地。印发《淮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54条具体措施,并将该方案纳入淮委十四五时期“6+3”顶层设计方案体系。方案印发以来,淮委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统筹协调,目前2023年需完成的9条有时间节点的具体措施已全部完成,其余各项措施全面推进。

二是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开展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范围划定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划定指标的测算和筛选工作并分析提出涉及范围划定的建议指标及阈值,结合淮河流域实际开展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单元划定及流域管理政策指标与技术方法研究,为划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单元提供了基础支撑。

三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督促指导安徽省霍山县、广德市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组织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现场指导;持续开展安徽、江苏、山东(含青岛)三省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周调度和监督检查工作,2023年三省9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1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4.27平方公里,治理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四是强化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指导并督促安徽、江苏、山东三省水利厅、有关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建设单位严格依法依规做好问题整改落实。推动建立淮河流域省级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编制印发《淮河流域省级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协作机制(试行)》;与流域5省人民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全流域的协作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淮委将立足流域职责,着力从以下5个方面推动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要求,分类分区提出差别化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脆弱区域,落实严格管控要求。

二是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根据流域内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编制淮河流域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指南;指导并督促安徽、江苏、山东三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履行水土保持监管职责;进一步完善流域范围内部批方案生产建设项目台账,加大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核查力度,强化水保信用信息管理,为落实水土保持信用评价提供基础支撑。

三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开展淮河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实施情况调研,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持续开展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和投资计划执行的调度工作,确保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四是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流域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分析,深化拓展监测成果应用,做好省级动态监测成果复核;完成淮河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编制上报工作,适时完成流域规划主要任务和指标分解落实到流域各省;加强水土保持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编制并公布2023年度淮河流域片水土保持公报。

五是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培训,讲好水土保持“淮河故事”;组织开展淮河流域黄泛风沙区水土流失调查,为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和指导地方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基础支撑;指导流域各省高标准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形成一批有示范作用的示范县、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工程。




  • 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访问量统计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淮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总机: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3055号  邮编:233001

网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备2022008774号-1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326    网站标识码:  bm20030002

淮委官方微信
淮河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