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进网 > 地市投稿 > 正文
南京民进会员李晓旭、杨彦荣获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
2024-04-29 10:16:00

  4月26日晚,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民进会员、南京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晓旭、南京市话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杨彦分别凭借越剧《凤凰台》和话剧《刻经》,成功摘得“白玉兰奖”主角奖。

  第32届白玉兰戏剧奖共受理参评剧目83台,参评演员总数152人,剧目和演员数量均创白玉兰戏剧奖历史新高。本次参评白玉兰主角奖的演员共68名,最终评选出10位主角奖。两位优秀青年演员同获主角奖,实现了我市该类奖项参评历史性突破,充分展示了南京舞台艺术创作和文化人才培养成果。

  近年来,在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和南京市文投集团领导下,南京市演艺集团及市属文艺院团深挖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创作推出了杂技剧“长江三部曲”、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等多部独具南京特色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本次参评的两部剧目越剧《凤凰台》和话剧《刻经》均取材自南京本土历史文化。

  越剧《凤凰台》剧照,李晓旭饰演李白。

  其中,越剧《凤凰台》是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了李白与金陵的不解之缘,从全新的人文角度来诠释诗仙李白的人生境遇;话剧《刻经》讲述了金陵刻经处与其创始人杨仁山的传奇故事,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民族精神的舞台艺术作品。

  话剧《刻经》剧照,杨彦饰演杨仁山。

  《乌衣巷》《凤凰台》《刻经》《小西湖》……以李晓旭和杨彦为代表的南京优秀青年演员,用不同的戏剧表演形式演绎越来越多的南京故事,舞台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和南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京给了我们特别好的平台。”李晓旭和杨彦说,“讲好南京故事,我们责无旁贷。”

  【获奖者说】

  非常荣幸!这是我第三次入围白玉兰戏剧奖,在艺术之路上,“白玉兰奖”见证着我每一步的成长。对演员而言,舞台呈现没有完美一说,但我们尽力在朝这个方向奔跑,当大幕开启,就要全力以赴,要一次比一次诠释得更好。作为一名戏曲人,我始终坚持、坚定、坚守着自己热爱的表演事业。今天的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南京市越剧团所有人员,属于所有越剧演员,属于所有爱越剧的观众朋友。“白玉兰奖”于我既是鞭策,也是动力,从此刻开始,我将以归零的心态崭新出发,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永远用爱拥抱我的戏剧舞台!

  ——李晓旭

  作为演员,我从自己饰演的角色中感悟到了很多。我会继续带着饱满的热情和信念扎根在戏剧舞台,坚守文艺初心,择一事,事一生。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这是莫大的幸福。舞台、戏剧、角色、生活,这些已然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我倍感珍惜。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对我们南京市话剧团的认可。我会以此为契机,继续追求卓越,用最好的状态来回馈观众。花开“白玉兰”,一直是我作为演员的梦想,人生第一次与之拥抱,梦想成真,谢谢!

  ——杨彦

  【幕后故事】

  三度结缘,李晓旭以敬畏之心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李晓旭是南京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19岁拿下“越女争锋”小生组金奖,2006年成为越剧宗师毕春芳的关门弟子,2015年成为昆曲名家石小梅的跨界弟子。2016年,李晓旭凭借《玉堂春》在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评审中崭露头角,荣获配角奖,2019年,她凭借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第一部《乌衣巷》获得第29届“白玉兰奖”主角奖提名。

  2020年,南京市越剧团筹备近一年的“金陵三部曲”第二部《凤凰台》正式开排,李白首次作为主角登上越剧舞台,李晓旭担纲主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金陵凤凰台》是诗仙李白名篇中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诗韵越剧《凤凰台》的“起点”。李晓旭以精湛的表演,呈现了越剧舞台上独一无二的李白。从2020年创排至今,《凤凰台》边演边打磨,越演越精彩。2021年,李晓旭凭借该剧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今年再度获评“白玉兰奖”,已经是她第三次与“白玉兰奖”结缘。

  “虽然奖项颁发给个人,但荣誉其实属于大家。”她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在南京,青年演员能有很多的机会、很好的平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怀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将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下去。”李晓旭的心态从未变过——“好作品好呈现足矣。”李晓旭说:“舞台呈现没有完美一说,但是我们尽力在朝这个方向奔跑,总是希望能够一次比一次诠释得更好。”

  越剧《凤凰台》剧照。

  首次“花开”,杨彦用心灵对话传递跨越时空的动人故事

  杨彦是南京市话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中国话剧“金狮奖”表演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从跑龙套到成为南京市话剧团的中坚力量,杨彦对话剧的热爱始终如一。

  “择一事,事一生。”杨仁山是近代最早一批走出去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创办金陵刻经处,只为梦想中国“不出百年,必与欧美诸国,并驾齐驱”。话剧《刻经》讲述了“杨仁山生命的最后一天”,也是杨彦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挑大梁的“大男主”作品。

  作为一名“体验派”表演者,从2018年创排至今,杨彦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和杨仁山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我把自己扔到情境里,然后想象如果我是杨仁山,面对这件事情,会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做出什么动作。”杨彦解释,“生动”是他诠释角色的标准,“在表演上,没有绝对正确,但绝对需要生动。”虽然他是一名80后,但只要化上妆,拄着拐杖站在舞台上,便是75岁的杨仁山。

  “每演一部戏,就是一种洗礼,就像是走进不同的人生,进行深入的心灵的对话。”杨彦说。排演的过程中所有的艰辛,都会在台下响起掌声时烟消云散。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大的认可。《刻经》中的杨仁山,为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为唤醒民心,倾其所有,倾尽所能,杨彦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

  话剧《刻经》剧照。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图片、视频来源:南京市演艺集团

  编辑:章庆

  校对:季晨星

  责编:许琴

编辑:南京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