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进网 > 思想政治建设 > 理论研究 > 正文
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关系研究
2024-04-23 08:45:00
                            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关系研究以民进为例                                         

中国民主促进会苏州市委员会

赵扬 钱振明 於亚萍 许红 曹敏

 

摘要: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因此,更加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四新三好”新要求,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为目标,不断提升参政党履职能力,实现参政党更好参与国家治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参政党的力量。

文以民进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相关的新闻、论文和文献等信息梳理已有研究观点和思路,客观总结和呈现了民进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履职成效的现状数据和案例基于互促效应理论,选取民进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的核心内容作为评价指标,运用互促评分指标方法对13个地级市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进行评价排列打分,并通过DEA模型对两者的互促关系进行详细测度并得出不同城市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的彼此支撑情况。最后,根据履职成效的展示和实证结果,从洞察人才思想动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构建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履职效能的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民进工作、履职成效、DEA模型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各民主党派也向世界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故事,阐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政党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体现了参政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性因此,研究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和履职成效的互促关系对推进协商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关键作用帮助政府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优势,提高履职效能。同时,为政府统战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研究现状

本文对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和履职成效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从理论方面看,有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民主、稳定和治理现代化三方面的制度优势,并提出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完善的建议,包括:推进民主监督机制运行常态化、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推进履行职能保障机制规范化和手段丰富化。完善参政党的内部工作机制,从开展调研与撰写提案、界别特色的建设和党派骨干成员的培养机制健全等出发,可以有效的全面提升参政党履职能力。从参政党的视角看,发挥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作用和优势是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关键,也是履职成效的具体呈现,更离不开参政党人才队伍的建设。而当前参政党基层组织履职作用发挥不平衡,也不充分,主要由组织化程度较低、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协商素养不均衡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系统性问题。参政党存在界别交叉和代表性交叉形成的代表性趋同问题,在新型政党制度下面临转型困境

从实证方面看,在信息公开视角下可以发挥参政党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主体功能,并有效提升履职成效和社会治理能力。中国民主党派信息平台建设的有效性对于履职成效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也是重要的抓手。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参政党协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民主协商的效果。还有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由政治修养、领导能力和道德品质3大维度共计16项素质构成的素质模型,尝试为人才队伍中关键人才评价提供应用模型,以期增强参政党的履职效率。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可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论述,聚焦专门、服务、专家、人才培养机制等内容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新要求,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基础,更是自身建设的需要。尤其是要发挥好基层组织负责人的主体作用,激发基层组织效能,促进基层组织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同时,参政党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制度执行,是衡量参政党解决自身问题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新时代参政党应明确自身建设路径探索,做好成员培养工作规划,不断调整人才队伍储备,优化队伍结构,通过鼓励人才参与课题调研以提高学习理解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在逐步培养、锻炼和使用过程中完善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学术界已通过理论和实证证明了参政党通过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等履职途径在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否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效履职的基础条件。因此,本文得出人才队伍建设会影响履职成效的初步逻辑判断,而履职成效进一步影响中国社会治理能力的改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需要与新型政党制度相适应、参政党地位相匹配、执政党建设相协调,才能履行好中国共产党对参政党“四新三好”的新要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本文选择民进人才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尝试对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和履职成效互促关系实证分析为构建良性互促组织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三、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履职成效

(一) 建设现状

1.民进中央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落实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会员数据库,深入联系代表人士,定期举办界别会员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听取意见建议;全面开展代表人士培训,加大推荐参加进修培训活动推荐任职人次,中央和省级组织相继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呈现生机活力;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圆满完成省级组织换届工作;广大会员立足本职、双岗立功,赢得了广泛赞誉,会员中现有人大代表3086人、政协委员14793人、国家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1136人,五年来荣获各类国家级奖项和荣誉称号509人次。

二是提高组织发展质量。落实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制定会员发展年度规划,坚持三个为主基本方针,坚持质量优先,注重优化结构,保持界别特色;制定发展会人才作条例,统一使用新版入会申请表和通知书;表彰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五年来,发展会员32848人,现有会员19.2万人,平均年龄52.2岁,大学以上学历占73.9%,中高级职称占74.1%,组织发展工作稳妥有序、总体良好。  

  2.民进江苏省委人才队伍结构

截止202212月,全省包括13个地级市以及省直机关会员总数14462,南京、苏州、无锡、省直、常州位居前五。硕士研究生以上占比15.8%其中省直机关占比最高,苏州、常州、南京、无锡占比分列25位。中级职称占比76.4%,南京、苏州、无锡、省直、南通分列前五位。40岁以下占比17.9%前五位分别为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省直。主界别占比6.62%徐州占比最高,南京、常州、连云港、省占比前五

.民进苏州人才队伍结构

截止202212月,全市会员总数2386名,在职占比60%左右,平均年龄55岁,其中女性占比45%;大专占比31%,本科占比52%,硕士研究生占比12%,博士研究生占比2.6%;中级职称占比36%,高级职称占比39.4%;主界别占比66.5%(教育界别占比46.9%,文化艺术界别占比18%,出版传媒占比1.6%)。正处级干部5人,副处级干部12人,正科级干部21人,副科级干部17人。

(二)履职成效的纵向比较

本文以民进苏州为例,收集了2018-2022年五年的民进苏州履职成效的数据,并进行了简要的纵向分析。首先,在人才队伍方面。新会员数量以每年平均90名稳定增长,总会员数量5年平均增速为39.33%(如图1所示),平均培训学习超23次。其次,在宣传方面。2022年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数量较2020年提升近8倍。再次,在参政议政方面,整体履职成效稳中有进,省政协全会提案平均3篇,市两会政协集体提案和个人提案平均分别为6件和25件,2022年市两会人大代表建议达到17个,获民进省委参政议政成果奖平均5项以上,2022年调研活动比2020年增加66.67%,苏州市政协优秀提案数量略有下滑,值得关注并改善。最后,在社情民意信息方面,2022年报送信息总数较2020年多近6倍,民进中央、省政协、省委会采用率5年平均不到20%,信息质量和采用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四、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关系实证分析

通过以民进为例,从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的数据展示和总结,本文通过选取江苏省13个地级市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的核心内容作为横向评价指标,运用互促评分指标方法对13个地级市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进行评价降序排列打分,并通过DEA模型对两者的互促关系进行详细测度并得出不同城市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的彼此支撑情况

(一)互促评价指标评分

通过选取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相关指标评价模型来打分,假设13个城市分值从1-13分,根据省委会统计的一手和二手数据代入模型中可得出13个地级市互促指标评价分值。

首先,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从会员基数看,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南通排名前五,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会员人数具有明显优势。从学历水平看,苏州、常州、南京、无锡、徐州的硕士以上人数评分前五,此排名与五个城市拥有本科院校以及985211、双一流高校数量有关,硕士以上人数占比前五则分别为常州、徐州、苏州、镇江、泰州。从职称水平看,南京、苏州、无锡、南通、连云港排名前五,值得注意的是连云港职称水平结构远优于会员总数和学历水平,其中中级职称占比前五分别为连云港、徐州、南京、镇江、宿迁。从年龄层面看,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淮安排名前五,五个城市的年轻会员较多,人才队伍偏年轻化,其中40岁以下人数占比前五分别为宿迁、常州、镇江、淮安、扬州。从民进主界别来看,教育文化出版传媒评分排名前五分别为徐州、南京、常州、连云港、盐城,其中占比前五分别为泰州、盐城、镇江、徐州、宿迁。从每年培训次数看,评分排名前三分别为苏州、常州、无锡,培训次数多于其他城市民进,而南京、南通、扬州、宿迁并列第四。

其次,根据省委会2022年目标考评和履职成效内容并整理分析,从信息报送角度看,评分排名前五分别为无锡、南京、连云港、苏州、常州。从理论研究角度看,连云港、南通、徐州、扬州、镇江评分优于其他城市,常州、盐城评分最低。从材料上报角度看,南京、淮安、扬州评分最高。从新闻宣传角度看,扬州、盐城、镇江、泰州评分较低。总评分排名前五的分布为苏州、南京、无锡、常州、连云港,连云港在履职成效方面较为突出,而在人才结构和履职成效分项评分中无锡、南京、苏州始终出现在前五行列。因此,各城市应根据已有的人才结构优势,客观评估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并发现不足,持续激发人才队伍的潜力,在履职成效方面有更大突破。

(二)DEA模型构建

美国知名的运筹学专家查尔尼斯,库珀和罗德在1978年提出了一个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的概念。对于同一类型、多输入、多输出的输入-输出体系,该非参数统计分析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经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如果将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视为一个输入输出的投入产出体系,DEA分析法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得到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的整体效率,并对每个决策单位进行排名,由此确定一个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不仅如此,DEA分析法还可以指明其它决策单元无效的原因和程度,并给出相应的决策单元的调节方向和调节量。因此,本文采用DEA分析的方法,对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的互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假设有n个部门或单位(即决策单元,DMU),每个DMU都有m种投入要素和s种产出,其中第j个决策单元DMU-j的投入、产出向量分别为决策单元DMU-j的效率评价指数为:

 

1)其中,为第r种产出的权系数,为第i种投入的权系数。那么,以第DMU的效率指数为优化目标,以所有DMU的效率指数为约束,可构造规模报酬不变的模型:

 

然后利用Charnes-Cooper变换对式(2)进行转化,取对偶形式,并进一步引入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将不等式约束化为等式约束,可得:

若式(3)的最优解都满足=1=0=0,则DMU-DEA有效,否则为无效。

(三)数据说明

本文中利用DEA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互促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相应的评价指标如下:

1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

2履职成效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

3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互促发展程度的状态协调度()

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本文确定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会员总人数ZS)、硕士以上人数SS)、中级职称以上人数ZJ)、40岁以下人数QN)、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人数JB)、每年培训次数(AT。选取履职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信息报送IF)、课题支持(RE)、理论研究TH)、材料上报MA)、新闻宣传NE)、社会服务SS)。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所选的指标体系及构建的评价模型,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互促效应的测算过程如下:

1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输入单元取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指标(ZSSSZJQNJBAT),输出单元取履职成效的各项指标(IFRETHMANESS,通过DEA模型,在不考虑内生性的前提下,分析以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以履职成效的各项指标为产出,得到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是否有效推动履职成效以及推动的有效程度。

2履职成效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输入单元取履职成效的各项指标IFRETHMANESS,输出单元取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指标ZSSSZJQNJBAT,即以履职成效的整个过程推动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以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各项指标为产出,可得履职成效是否有效促进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推动的有效程度。

3)计算表征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互促发展的状态协调度,计算方程为,协调度的含义表征了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的协调一致程度。协调度越大,表明二者的发展具有越高的一致性,协调度越小,表明不是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履职成效,就是履职成效暂时超出了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撑能力。

1 DEA模型实证结果

DMU(城市)

DEA规模效益值

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

履职成效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

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履职成效互促发展程度的状态协调度(

南京

0.778

1

0.778

无锡

1

0.923

0.923

徐州

0.513

1

0.513

常州

0.917

1

0.917

苏州

0.711

1

0.711

南通

1

0.990

0.990

连云港

1

0.879

0.879

淮安

1

0.912

0.912

盐城

1

0.862

0.862

扬州

0.647

1

0.647

镇江

1

1

1

泰州

1

0.659

0.659

宿迁

1

0.980

0.980

1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对履职成效支撑程度来看,南京徐州常州苏州扬州五座城市的协调度小于1说明可能存在骨干会员与普通会员履职不均衡的问题,应更加关注人才队伍建设,要在人才队伍总数和年轻化,还是在高知群体和界别以及培训方面均需优化,履职能力将会随着人才队伍建设的升级得到进一步提升。

2履职成效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程度来看,无锡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的协调度小于1,说明人才队伍在履职成效方面促进作用效率不足,人才队伍的潜力尚未全面发挥,应聚焦已有人才队伍履职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会员积极参与履职

3)从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对履职成效互促发展程度看,总评分排名前五的分布的三座城市苏州、南京在协调度方面表现欠佳,人才队伍建设对履职成效协调发展程度有一定提升空间徐州、扬州、泰州协调度最低,尽管南通镇江盐城、宿迁5座城市人才队伍建设对履职成效整体情况相对协调,但从发展的视角看,需要尽快打破平衡,从人才发展和建设方面寻找突破,促进履职成效进入更高发展层级。

根据表1展示的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互促发展的协调度会存在一致和差异的情况,当发现其中一方支撑力度变弱,需要对其进行改善,使之均衡和匹配同时,还要从发展的角度对低维度的均衡进行客观分析,并寻找打破均衡的突破点。

本文尝试以民进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履职成效关系为例进行影响路径分析,结合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四要素参政党定位和职能以及界别情况(如图2所示),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民进主界别为教育文化出版媒体,从规划平台空间保障的人才队伍建设四要素看,人才队伍建设涵盖了人才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从人才吸引和培养到人才结构的优化,从人才任用和评价到人才分工和晋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社会服务是民进和参政党履职主要职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应紧紧围绕主界别展开,以履职呈现形式所涉及到的调研报告信息论坛会议意见建议提案发言等作为履职抓手,鼓励人才发挥自身特长“双岗建功”。基层组织要通过人才梯队的建立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人才激励机制的保障,以提升“四新三好”能力为宗旨,促进履职过程和结果的高质量发展。综上,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程度履职成效,两者不断优化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整体良性发展的态势。

     五、促进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建议

基于以上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实践成效的展示和实证分析,系统的论证了参政党人才队伍建设与履职成效之间的互促关系,为了更好的建设人才队伍发挥履职能力,本文根据以上分析结论尝试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建议。

(一)洞察人才思想动态

首先,发现人才性格特点不同性格的人才在不同领域和角色中表现出色,建议可以采用心理测评工具,更好地了解人才的性格特点,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其次激发人才兴趣特点鼓励人才将个人兴趣与履职任务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整工作分配,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兴趣点。再次,了解人才需求特点倾听人才不同阶段的需求和期望,确保个人发展和组织履职的目标保持一致性,更大程度满足人才的多样化诉求最后,引导正确意识形态通过与人才不定期的交流,有目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让人才明确履职的作用和目的,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首先,完善详尽的人才库建立完善的人才库,详细记录人才特长履职经验、教育背景和兴趣爱好等信息定期进行人才现状盘点,以识别潜在的履职能力和需求。其次加强青年人才储备积极发展40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会员,积极储备未来履职的人才梯队再次,分类培育人才梯队参考不同的本职工作优势和履职成效情况,对已有的人才梯队进行结构分类,可分为理论型调研型宣传型服务型综合型等,持续优化不同人才的比例结构,发挥相应的作用。最后,细化统计履职成效。加强微信公众号发布履职内容分类和统计工作,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履职成效的关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考核履职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三)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建立体系化、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包括思想政治培训、入职培训、履职能力培训、专业写作培训等。其次强化培养过程管理需要确保培养过程的质量和有效性。这包括定期统计成果、收集人才的反馈、及时调整培内容和方式。再次,积累基层培养经验提供更多交流和调研的机会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更好地理解履职全过程,更好融入党派文化。

(四)提升人才履职效能

首先,提供更多履职机会建议提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履职机会,使人才参与重要项目和任务,提供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其次增强人才团队协作根据不同的履职场景筛选和匹配不同类型的人才组成项目制团队,提高团队协作效能。再次,提高资源支持力度围绕履职内容在理论和调研资源资金上给予更强支持,结合当前社会和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鼓励企业提需求出资金,基层组织选人才组团队,在实战中培养人才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次搭建多维度评估机制。建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多维度履职评估体系,不仅包括人才的履职绩效,还应考虑人才的领导力、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多维度评估有助于客观公正的评估人才综合水平,更深层次促进人才履职能力的提升。最后,规划内部晋升渠道。 建立履职晋升通道机制帮助履职成果突出,积极上进的人才明确自身定位以及未来在党派发展前景,激发人才履职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钱振明.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优势研究[R].民进中央课题,2020.

2. 王江燕. 参政党在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机制探索[J].新视野,2014(02):57-60.

3. 任映红,任江南. 从参政党视角看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J].求实,2008(05):18-20.

4. 王珊. 从党派章程的视角看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5-10.

5. 万小艳. 政党协商的瓶颈突破与深入推进研究[J].湖湘论坛,2016(05):125-128.

6. 钱振明. 发挥好参政党基层组织的履职作用[J].民主,2020(05):7-9.

7. 钱牧. 论我国参政党的代表性转型[J].理论月刊,2022(02):51-58.

8. 李晓霞,季萍.信息公开视阈下提升参政党社会治理能力的路径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6(02):108-114.

9. 张师伟. 党内民主与政治生态: 民主党派党建的薄弱环节及建设工作抓手[J].理论探讨,2016(06):118-135.

10. 黄自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探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5):53-58.

11. 钱振明.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对参政党建设的影响---以中国民主促进会为例[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142-148.

12. 孙曈,王晶. “互联网+”环境下民主党派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9(05):109-115.

13. 王维. 增强参政党协商能力的路径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06):91-98.

14. 郝丽.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素质模型研究[J].学海,2020(04):170-176.

15. 蒋传广,赵诗杨. 习近平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理论及原创性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22(12):72-81.

16. 钱振明.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对民进自身建设的影响及其应对[R].民进中央课题,2018.

17. 高嘉瑞. 加快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民主党派人才队伍[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3):12-17.

18. 钱振明.民进基层组织在参政党履职中的作用研究[R].民进中央课题,2019.

19. 钱振明. 提高参政党建设水平,彰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J].中国政协,2018(11):33-34.

20. 高拴平. 新时代参政党自身建设路径研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01):76-83.

21. 黄继生. 新时代凝聚共识导向下参政党履职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2):43-51.

22. 李娜,王旺胜.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建设的迫切性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9):84-86.

23. 钱振明,钱玉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研究: 回顾与展望[J].苏州大学学报,2019(01):17-23.

 

 

 

编辑:网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