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代表园地 > 代表风采 > 正文
仪征市人大代表李丹丹:以“满格状态”为新手履职“加足劲”
2024-05-06 17:49  来源:仪征市人大

2020年11月,进入仪征市真州镇梓橦社区工作;2021年3月,任职社区妇联副主席;2022年1月,当选仪征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跟大部分人大代表比起来,李丹丹的这些履历都显得如此崭新。当被问到是如何从一名企业职员快速成长为社区工作者和市人大代表时,“满格状态,从心融入”她自信从容地回答。

“求知满格”——加足“百尺竿头更向前”的冲劲

进入社区后的李丹丹,在2022年6月取得社会工作师证书,获得2022年度“真州镇先进工作者”称号……机会总是留给追求上进的人。

“刚到真州镇梓橦社区工作时,面对繁杂的日常事务,一时难以适应,我就暗下决心按下成长加速键。”凭着与社区书记“对标”、与身边同事“比拼”、与初定目标“赛跑”,李丹丹最大限度跑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在成长路上的“加速度”。星光不问赶路人,经过4个月的“野蛮生长”,勇于挑战、认真负责的李丹丹当选梓橦社区妇联副主席,她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随之倍增。

李丹丹养成了每日关注优秀代表履职故事和经典社区治理案例的习惯,“每次都有不同的启发,尤其是能运用到工作中的时候,都是满满的获得感。”当问及为什么热爱社区工作时,李丹丹说:“民生无小事,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是作出了一份承诺。”虽然在社区工作时间不长,但自从她来以后,她的电话总是很多居民求助最先拨打的热线,她很自豪自己能成为社区爷爷奶奶们有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人。

“行动满格”——加足“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干劲

“要想保持了解民情的敏锐,就必须保持倾听民声的频率。”李丹丹雷打不动地每天至少在社区跑一圈,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倾听,在微小细节中“捕捉”群众所需所盼。

“我们社区老旧小区多,引发的小矛盾也比较多,希望咱们社区能想办法改善一下。”听到群众反映的李丹丹,带着经过认真思考研判的方案找到社区书记,“我们能否通过组建‘社区党员+网格员+居民代表’成立‘橦心园议事会’来帮助协调解决居民的矛盾。”议事会自2023年成立以来,“家园环境我做主”环境治理小组,打造了“微花园”5处,从设计、种植、养护到后期的维护、监管等,通过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营造了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家园安全我维护”安全保障小组,以改造代替拆除,将小区内违建房改建成集体自行车库,“以前小区电动车充电和停车非常不方便,现在这个车库弄好了,可以遮风挡雨,再也不用飞线充电了。”小区王阿姨高兴地说。面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24%左右的实际情况,在社区书记的支持下,李丹丹还提出了打造“友邻相伴爱心楼道角”,帮助社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李丹丹戏称自己是社区“研究生”,“只有不断发现群众困难,尝试提出办法,反复落实论证,才能写好代表履职这篇‘民生论文’”。

“服务满格”——加足“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韧劲

每个用情服务的人,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当选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荣誉,更是一份莫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

“居民有需求、我们必须有服务。”李丹丹坚持社区工作与代表履职融合互促,致力于把民意写进代表建议。她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方面提出多条高质量意见建议。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中,她发现部分小区的污水管网钙化破损,经与社区同志一起对辖区内小区的全面摸排,发现部分位置有污水冒出现象,及时对接主管部门解决的同时,在了解到其他社区也有类似情况后,整理提交了《关于加快对解放东路部分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的建议》和《关于对东园北路13号北面道路进行硬化和地下排水系统提升的建议》;在选民接待日和日常走访中,李丹丹总是一边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一边认真归类记录,更会适时把问题整理成建议带到会上提出,比如,领衔提交的《关于完善公用事业企业评价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建议》。以上建议都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跟进落实。

“我本来就是社区工作者,又是人大代表,总得帮着大伙儿说些心里话,解些心头忧。”李丹丹表示,会坚持当好社情民意“传声筒”,倾听民声,为民解忧,用心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采。(赵屹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