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锡山要闻

“江苏最美职工”杜华军先进事迹发布

  近日,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决定,授予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部长助理杜华军江苏“最美职工”称号。5月9日,“江苏最美职工”杜华军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举行,并进行现场录制。省委宣传部宣教处二级调研员胡红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燕,市总工会副主席沈晓萍,区委副书记、副区长葛敏等参加活动。

  发布活动现场,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明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良、大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总监沈忠云、大明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王腾、杜华军儿子杜林等几位嘉宾围坐访谈,将发生在杜华军身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活动后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来自中新社、央广国际在线、新华日报、省电视台、省电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苏工人报、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广电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对杜华军进行了集中采访,深入挖掘宣传其先进事迹。

  杜华军,1974年7月出生,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高级技师、部长助理。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攻坚钻研与拼搏奋斗,杜华军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好人”“江苏工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首席技师”“江苏文明职工”“无锡大工匠”“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在大明,大家都知道劳模杜华军有个响亮的外号,叫“阿牛”。他是“老黄牛”,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专心专注;他是“拓荒牛”,开拓创新,不断追求技术、技艺的进步,取得丰硕的成果;他是“孺子牛”,奉献不已,模范带头,言传身教,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人才;他是“活力牛”,业余生活多姿多彩,马拉松、羽毛球、九节鞭、钓鱼都是高手;他是“爱心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参政议政、爱心奉献等方式回报社会。

  持之以恒,秉持劳动精神。杜华军坚守焊工岗位28年,精通手工电弧焊、手工氩弧焊等多种焊接技能,并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新型激光焊接工艺,将生产效率提高了8-10倍。2020年7月集中力量攻克了西安核电启样柜项目,打造了业内优秀典范。为了追求卓越,他动脑筋、想办法,自主发明了半自动焊缝打磨机,提高了80%的工作效率。

  精益求精,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全能焊将”,杜华军精研各种技术难题,主持改进碳弧气刨枪、提出焊接“双革四新”工作法,发明了白晶焊缝焊接法等。2022年成功攻克了激光机器人焊接多次对点工艺难题;同年4月又围绕派能H2电池箱进行升级,将H2焊接工作节拍从原来焊接空间16.8分钟/件提升至4.6分钟/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年产量突破3.5万台。2023年成功突破新能源金科项目镀锌材质——药芯焊丝机器人焊接工艺创新,某项目钛合金超大箱体氩弧焊焊接工艺也接连取得突破。

  争当表率,发扬劳模精神。杜华军在埋头苦干的同时还坚持授业育人,领衔创建了杜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于2023年10月升级领办江苏省杜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公司培养了大批骨干“焊将”。近年来,他积极开展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先进事迹宣传、经验技术学习交流会等,累计开展技能讲座40余期,授课4000余人次。

  关于“工匠精神”,杜工这样说:欲成匠,先做工。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就是极致的追求、坚定的担当以及传承与创新。焊枪在手,责任在心。责任心是焊接工作首要的工作守则,焊接工种事关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在质量上百分百合格才行。焊接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要传思想、传技能,更要传文化,尽可能地把焊接文化发扬、传递出来,影响更多的人。

  对年轻人的寄语,杜工这样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当代产业工人只要不怕苦、不畏难,敢于“啃硬骨头”,就一定能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当今社会,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你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锡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以致敬模范、传承精神为主旨,不断加强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力度,全区涌现出一大批扎根基层、勇攀高峰、催人奋进的先进模范,先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11名、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3人、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1人;省时代楷模1人、道德模范2人、最美人物5人、“江苏好人”33名;市最美人物57人、“无锡好人”147名,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标杆区凝聚起智慧和磅礴力量。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