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云南财政新闻联播

王椿元:深入推进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
 助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椿元

  云南省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严的基调,出台严的制度,采取严的举措,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过紧日子的重要论述精神贯穿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以节约型财政助力建设节约型政府,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  

  (一)强化思想引领。云南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通过预算编制布置会、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全省财政局长专题会议等形式传达学习,深刻领悟过紧日子的重要内涵,让各级各部门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从细节上落实,始终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  

  (二)建立健全制度。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切实硬化预算管理二十条措施》等制度文件,从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加强预算资源统筹和硬化预算约束等方面,细化提出多项过紧日子具体措施,织密扎牢制度笼子,进一步健全全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  

  (三)营造节俭文化。认真总结过紧日子的经验做法,加强培训交流和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把过紧日子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对过紧日子典型经验做法、优秀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使崇清尚俭、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进一步厚植节俭文化。  

  二、强化源头管控,进一步把牢过紧日子关口  

  (一)从严从紧编制预算。构建“一体四翼”预算编审体系,强化支出审核论证,从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支出预算的合理性、绩效目标的适配性进行审核,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财政资金实现在源头就紧起来。  

  (二)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专项资金设立和配套奖补,调整优化各类涉企补助政策,逐步减少“点对点”无偿补助,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资金归口管理,合理安排科技人才发展领域资金。除国家统一要求、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应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支出事项外,不允许出台要求下级政府配套或以达标评比、考核评价等名目变相配套的政策。  

  (三)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理念,建立健全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约束机制和存量在建项目分类处理机制,审慎考虑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和本级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对于未合规落实资金来源、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一律不予立项纳入预算安排,严禁不顾财力可能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根据地方财力实际,合理安排综合交通、水利、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三、严控预算支出,进一步硬化过紧日子约束  

  (一)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十四五”期间,一律停止新建、改扩建、购置党政机关楼堂馆所。持续从严管理“三公”经费,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制度规定,强化预算约束,严格编外聘用人员管理,严控日常运转经费,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活动,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下降2.32%。  

  (二)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执行年初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格预算执行监控,严控执行中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季初监测、季中督导、季末通报”监督考核机制,对支出进度慢的部门,压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强化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结果运用。对未达到预算执行进度要求的州(市),强化激励约束,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安排与预算执行进度挂钩机制。  

  (三)有序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坚持节用裕民,集中财力保障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支出,支持办好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连续3年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投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4%以上。  

  四、加强资源统筹调配,进一步增强过紧日子合力  

  (一)全面整合财政资源。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全口径编制“四本预算”,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初步建立,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分别达20%、35%。将各部门取得的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等非财政拨款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  

  (二)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各项存量资金做到应清尽清、应盘尽盘。从严控制结余结转规模,结转2年以上的资金一律收回财政统筹安排使用。积极盘活处置长期低效运转、闲置及超标准配置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得收入按规定上缴财政或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锚定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将财政资金精准投入到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边际收益更高的支出项目上。2024年省级安排资金全力支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教育强省、人才强省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  

  五、坚持财力下沉,进一步夯实过紧日子基础  

  (一)持续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合理安排省级部门支出,在切实保障省级部门履职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省对下补助力度,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二)健全基层“三保”工作机制。将“三保”支出预算置于预算安排和库款保障的第一顺位,加强“三保”全流程管理,年初严格审核“三保”预算、年中动态监测执行、年末实施考核和结果运用。推动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实行“一县一策”分类管控,提升区域间财力均衡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  

  (三)加快建立“三保”清单制度。严格落实“三保”责任,调整完善“三保”清单,进一步规范“三保”支出的范围和标准。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完善管理措施,加强调度监测和库款分析,强化资金和库款保障,推动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六、完善绩效监督,进一步提升过紧日子效能  

  (一)推进预算绩效一体化。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加强新增和到期延续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增强政策可行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增强绩效目标设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发挥绩效目标的引导约束作用。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安排预算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探索建立过紧日子评估机制。研究制定过紧日子落实情况评估机制,以评价指标客观性、可比性和约束性为原则,研究制定量化评价指标,定期反馈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督促整改。将过紧日子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以考核结果运用推动预算安排源头约束。对铺张浪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通过采取收缴追回财政资金、发文通报等措施加大处理力度,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三)强化财经纪律约束。将过紧日子作为财会监督的重点,省级财政协同相关部门加大过紧日子督导检查力度,推进财会监督与审计、巡视、纪检监察等监督多管齐下,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紧盯各级各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主体责任和执行责任,坚持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与从管理源头和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相结合,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推动源头治理。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