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信息
视力保护色:
“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在京举行
日期:2024-05-10 作者:肖维波 字号:[ ]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为深入探讨北京与巴黎这两座古都的文明传承与发展,“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于5月7日在北京开幕,10日在法国巴黎闭幕。来自两国的学者和相关领域专家以“历史·当代·未来:古都文明赓续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历史文化保护、人居城市规划、奥运之城、创意之都等内容开展国际学术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北京和巴黎分别是东西方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中法之间文明交流互鉴,既有利于各自文化的成长,也对全球文明、经贸有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与中法文明交流有关的文物古迹有34处,接下来还会继续挖掘这些尘封的历史。

如何加强北京和巴黎在古都文化方面的保护与传承?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首先,要加强两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合作。从宏观角度,如何既保护传承,又面向未来;既能够保护好,又能利用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两座城市的共同话题。从微观角度,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技术及价值阐释、旅游和文化遗产的平衡、公众参与等话题,都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其次,要推动轴线城市的交流。在北京有一条串联众多文化遗产的中轴线,在巴黎同样有一条串联起凯旋门、协和广场和杜乐丽花园等重要城市地标的中轴线,如何围绕世界上众多的轴线城市开展深入的交流合作,是“古都文明对话”平台的重要作用。此外,要加强博物馆的建设交流。北京现有注册博物馆266座,巴黎也有200多座,促进两座城市众多博物馆的交流合作是重要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驻华代表夏泽翰表示,中法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的举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念不谋而合。多样性的文明是各国面对全球挑战的力量。各国须致力于文化的深度交流,建立相互的理解秩序,共同推动全球文化的发展。

当天,两国专家、学者分别以“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巴黎人与亚洲博物馆”“关于中法跨文化理解的一点思考”“甲骨文·城邑·商文明”等为主题,进行“人文历史对话”学术研讨。在“人居之城对话”学术研讨中,“泉州、良渚与景迈山——近年来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活态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从参展巴黎博览会看两座古都的友谊链接”等主题发言精彩纷呈。

此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法国索邦大学协办,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承办。

(肖维波)

责任编辑:赵军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