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客家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信丰:多措并举 提升乡村“颜值”

2020-07-04 18:18    来源: 客家新闻网

  客家新闻网讯 刘滨 米东峰 王骏报道: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信丰县大塘埠镇万星村的“建材超市”,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赖华鹏介绍,该村通过回购式、捐赠式等多元化回收模式,对农户土坯房拆除后的废旧木料、红砖和砂石,或进行折价由建材超市回收处理,或动员农户捐赠用于共建共享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为持续纵深推进城乡环境整治这项民生工程,信丰县一方面通过建立市容、农村、圩镇、园区四个专项整治工作组和综合办公室、综合督导组的“四组两办”架构来常态化压实责任,形成强大合力。并强化资金保障,使环境整治预算保持大幅增长,以表彰先进乡镇和单位。同时加大督查督办和日常督查检查力度。

  与此同时,信丰县引导和支持鼓励各乡镇、部门、单位、网格积极作为,探索创新举措,着力破解城乡环境整治的痛点难题。在城区园区层面,该县鼓励城区35个网格通过自筹资金和捐款的方式来解决网格内环境、基础设施等民生问题,目前已经筹资捐款近1100万元;该县城区第28网格凝聚各相关部门单位合力,对网格内的139间10000余平方违章建筑进行集中拆除。在镇村层面,该县大阿镇、大塘埠镇积极探索建立“建材超市”,解决群众零散剩余建材乱堆乱放的问题;西牛镇、小河镇、正平镇、万隆乡、油山镇规范店招店牌,打造了整体划一、规范有序、和谐统一的特色街道;大桥镇探索对家禽散养的治理,并对农户菜园统一进行围挡,探索开展镇际联合执法,对圩镇环境开展联合整治;新田等乡镇对涉及群众的田、土、树、菜园等采用“折价列入功德碑”,推进用“项目认领冠名”的方式,动员乡贤积极认领项目,出资建设家乡;在农村党员中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环境整治争先锋”活动,设立“积分兑换屋”兑换日用品;该县交管大队发动农村“两站两员”配合乡镇政府、城管中队对国省道沿线、圩镇路段违停行为进行劝导处罚,发放《交通违停告知单》,引导群众积极响应城乡环境整治号召。

  得益于信丰县务实创新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一系列举措,目前,该县城区园区通过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城市设施、杆线(管线)、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裸露墙体、城市生态等八个专项整治,持续推进网格+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城市网格内强基础、补短板力度,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小城镇建设上,该县通过重点突出坚持“以城带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项目引领”强化支撑“三个坚持”,巧妙植入按照“景区标准”建设,突出“基础设施”为本,强化“配套功能”完善“三个要素”,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国企参与的推进机制,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合作机制,协会组织、群众自愿的合力机制“三项机制”,发挥古陂市级示范镇建设、大塘埠示范镇建设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动16个乡镇高标准建设,目前示范街完成率100%。该县正奋力打造新时代小城镇建设的“赣州样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目前该县空心房“清零任务”基本完成,全县所有村组基本完成土坯房“清零”并通过验收。并着力打造3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大力推进大塘埠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在一个月内打造了坪石、仓前、万星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振兴示范带雏形初现,为全县积累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示范点宝贵经验。纵深推进397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完成“七改三网”建设,完善“8+4”公共服务配套。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开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同时,持续抓好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在去年对全县1.8万栋房屋进行“新唐风”改造的基础上,以“新唐风”为重点,持续加强农村风貌管控,沿线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截至目前,信丰县城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取得了城区园区、圩镇、农村“换了新容颜”,群众笑开颜”的喜人成效。

[责任编辑: 赵芳]
推荐新闻
合作热线:0797-8122029 新闻热线:0797-8101732 投稿邮箱 gzkjxww@163.com 版权电话:0797-8101732
版权说明 联系电话:0797-8101732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97-810173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70006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500092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002000013
赣州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WWW.NEWS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