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协
用户名
密 码
标准版
个人主页
登录
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他山之石
温州市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 2019-07-05]   本文已被浏览过: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温州市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同时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这些重要报告和讲话凸显出了以政协协商民主为模本的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都主张将协商民主运用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民营经济发达,社会风气开放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温州,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式”协商民主给市政协带来的借鉴和启迪,而且能感受到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社会各元素给市政协协商民主带来的灵感和创意。近五年来,温州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50余次,开展重点调研视察活动近120项,审查督办提案2874件,开展民生服务活动30余批次,切实通过协商民主履行职责,助推温州市各方面发展。正是基于开放、平等、多元的区域文化熏陶下,温州市政协的协商民主才兼具“中国式”和“温州式”两大特色,使得市政协的协商民主呈现出蓬勃生命力。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

在1980年发表的论文《协商民主: 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中,“Deliberative Democracy”(协商民主)第一次面世。约瑟夫?毕塞特用这一概念来区别传统模式下的精英政治,从而表达他对美国政权体系的新认知。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约瑟夫?毕塞特笔下的协商民主具有公共性和平等性,它通过不同群体之间不加阶层限制的自由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多方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探讨,最终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另一方面,依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把协商民主初步理解为“立足于协商基础之上的民主新形式”。深入分析,政治学视野下的协商,即通过面对面的谈话、讨论、辩论、审议等方式共同商量,从而取得一致意见。因而,协商民主就是理性公民自由平等地通过协商的方式参与到政治决策和管理之中。在学者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一书中,作者认为协商民主即通过协商讨论参与决策的民主自治思想,其目的是使公民有序参与到政治生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保持合作。

而中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不仅具有西方协商民主的特征,还极富本土特色,这集中体现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和”文化。西方式的协商民主本质上是竞争式的,是弥合不同公众群体、公众和行政层以及行政层之间分歧与矛盾的政治工具,因而它的根源来自于不同群体对公信权力的不信任和监督。不同于西方,中国政治有史以来便推崇“和”,中国人“以和为贵”,认为“和”才能团结不同的政治群体,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的发展。因此,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不是竞争式的民主,而是团结齐心的民主,它的根源是对祖国发展抱有相同期待和抱负的不同群体对社会事务的共同管理与参与。

综上,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融合了不同群体独有的利益诉求和它们共同的利益导向,强调在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人能够平等有序地参与到政治决策中,通过对涉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事务进行充分探讨协商的方式,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程序上的合法性。

三、温州市政协协商民主的特色

(一)包容性

作为全国闻名的沿海开放城市,温州深受宽松自由的海洋文化影响,极富包容性和开放性。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温州市外流入人口284.22万人,市内少数民族达52个,常住少数民族人口有30.17万。同时,不同的阶层、党派、界别等均在温州扎根,造就了多元化的温州市政协组织结构,也为政协协商民主的包容性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先天条件。

温州市政协包容不同群体在市政协这一平台上共商要事,为温州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包容不同观点和建议的相互表达与碰撞。温州人身上,既有华夏民族传统意义上“和”的品质,也有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新”性情。而市政协很好地兼容了温州人性格中的“同”与“异”,既能集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从而高效办事,又能照顾到少数人的合理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点子。譬如市政协在每年“两会”期间,率先通过委员书面提案、专题式座谈会等方式让委员与市领导面对面沟通,共同直面分歧,分享彼此的意见,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认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平等性

政协的协商民主,协商是其手段,而其本质目的乃是民主。在政协协商民主中,平等是进行民主协商的核心内涵。平等性表明协商方的表达都是值得重视的,都有权利参与决策的规划与落实,体现了对协商方的意见理解和尊重。学者赵惠兰就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核也价值分析》中指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平等参与。

在温州市政协的协商民主中,平等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的协商党派、界别在协商过程中的表达权平等,也体现在他们获取协商信息的知情权平等。为此,温州市政协专门制定出台了《加强和规范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意见》,《关于加强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组织中合作共事的意见》等,这些都从制度上保障了政协各方协商的平等,保证了协商的民主性和有序性。

(三)广泛性

温州市政协高度重视不同阶层、党派、民族、界别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主张广泛吸纳不同群体进入政协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各方面领域的商讨和决策。2017年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535名与会人员,主要来自于包括中共在内的8个党派以及宗教界、少数民族界、对外友好界等多方界别,涵盖了温州市社会群体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了政协协商民主人员构成上的广泛性。

与此同时,市政协深刻运用政协协商民主的界别分类法,采取“界别为主、条块交融”办法,将市级委员按界别成立29个活动组,县(市、区)委员按地域划分成立8个联络组,引导不同界别的成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发现他们的问题及诉求,日益强化对不同界别协商民主情况的联系与监督,最终促进政协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

(四)程序性

温州市政协坚持依法履职的工作原则,依据温州市具体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政协协商民主制度,使政协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制必依。譬如,温州市政协出台并加以修订的《温州市政协全体会议工作规则》、《温州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温州市政协委员会委员视察工作规定》、《温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以及最新出台的28条意见要求等,明确了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方向、形式、内容、制度和组织结构等,极大提升了市政协协商民主活动的有序开展。

市政协协商民主的程序性,不仅体现在制度上,更体现在整个协商过程的运作上。每年年初,市委会综合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协等多方的意见,下发年度协商工作计划,为政协民主协商绘制进度表,增强政协民主协商的计划性和高效性。同时,每次协商前,市政协都要求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社会调研;会议上,邀请各路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等参加座谈会,让与会人员自由探讨,积极发言,一齐分享彼此的思路和对策;会后,主动将形成的意见报送市委、市政府,对协商中发现的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和新问题,及时传达相关部门并持续跟进情况,从而促进民主协商成果的转化。

四、温州市政协协商民主的经验

(一)各方主体协商民主意识强

协商民主的顺利开展,不仅取决于政协自身,而且也取决于党政方面对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而这一系列理解与支持的出发点,就是各方主体协商民主意识要强,在观念上明确其重要性。

温州市政协之所以能一如既往地做好协商民主的工作,就是离不开政协领导及其委员较高的协商民主意识,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对市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温州市政协主席余梅生就多次强调:“做好政协工作,关键是做到干在实处、查在细处、督在要处、议在用处。”正是在政协领导自觉的政治担当和强烈的政治使命感的引导下,市政协全体委员才能心往一处使,深化政协协商民主的观念、方式、机制等各方领域,坚定通过协商民主促进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信心和勇气。

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也高度肯定市政协发挥的重大作用,在市政协的协商民主开展中尽最大努力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认真对待政协协商民主的成果,并积极采纳其中的合理建议和对策,以此促进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最终实现温州市党政各方主体之间的良性互补。五年来,中共温州市委常委会先后11次研究政协工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印发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温州市党政各级领导不断提升自身的协商民主意识,深刻认识到以政协协商民主为模本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当前政治改革中的突出作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市政协协商民主的意义放在心里,落到实处,最终通过各方主体的通力协作推进了温州市整体的发展。

(二)紧紧聚焦中心工作精选协商议题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启示我们,事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繁多的,这就要求我们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要先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温州市政协基于自身的政治责任,近年来紧紧聚焦党政中心工作,紧扣温州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和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困难,精选协商议题,切实为解决市发展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年来,市政协依据社会实际情况,精心进行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协商、“系列三年行动”专题协商等议题,从“五水共治”“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民主监督到“大拆大整”专项督查,从“四单一网”专项视察到湾区经济专题调研,从开展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三改一拆”等专题协商到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柱产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培育等专题调研,各项协商民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温州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帮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

(三)积极构建创新开放的公民参与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与否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自于人民,也终将大成于人民。温州市政协深入贯彻人民路线,以亲民为民作为其协商民主的职责所在,多年来牢固树立群众导向,把人民群体所急所需作为政协协商民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中去感受民情民意,传递民愿集中民智,从而赢得民心。仅2015一年市政协便收到社情民意信息923件,向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上报301条,在全省政协系统中保持领先。

2016年,市政协创新开展“民生系列月商会”履职活动,通过委员、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党政部门负责人等不同群体之间直接干脆的坦诚交流,共面温州市发展难题,共同寻求出路达成共识。仅2016年,就围绕安全生产、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召开月商会9次,形成意见专报9篇,得到党政领导批示9人次。

此外,市政协高度重视发挥好媒体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2002年便成功创办的《政情民意中间站》栏目,不但邀请群众参与协商民主,而且还创造性地将其搬上电视,为协商民主的普及与社会监督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平台。705期节目里,汇聚的是党政机关人员、专家学者与人民群众彼此之间心连心的沟通,凝聚的是党群之间智慧与信赖的结晶。五年来,共计1.7万余人次通过政协平台表达建议,参与协商,共话城市建设。

同时,市政协还设立了《委员观察》纸质媒体,及时向社会传递政协协商民主的信息和进展情况,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认可。另一方面,市政协与时俱进,日益关注新时代下网络传媒对协商民主的巨大影响力,加大了广播、杂志、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拓展,切实实现好政协协商民主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实现人民与政协协商民主的双向互动,落实好为民协商、为民办事的职责。

(四)注重协商民主成果落地转化

政协的协商民主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众多委员、专家学者及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汗水,因此,这些成果最终能否完善甚至直接转化为决策至关重要。温州市政协非常注重协商民主成果的落实,多次责成相关办公室或专委会掌握好各种成果的动态,了解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并要求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定期向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通报。与此同时,市政协密切与党政有关部门沟通联系,适时会同党政领导开展督查活动,对协商议政提出的重点工作组织力量推进,对难点工作采取继续协商研究对策,这些都有力地助推了政协协商民主成果的转化落实。

譬如,面对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市政协主动开展协商,引领各界别委员耗时6个多月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于2016年1月积极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座谈会,共同寻找发展机遇,提出了科学推进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升温州区域辐射能力和中心地位等33条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在温州“十三五”发展蓝图上留下政协印记。

在温州湾区经济发展专题调研中,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基层,问情况、看现场、查资料,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调研,历时3个月形成了《加强瓯江口、乐清湾保护和开发打造“五大发展理念”先行区》调研报告,提出了从更高层面锚定乐清湾、瓯江口湾区保护与开发目标等7方面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助推经济转型。

 

(作者:陈云红 温州市政协

 

上一篇: 众人事众人商 ———“有事好商量”开启银川市政协协商议政新形式
下一篇: 浙江推广“请你来协商”平台 促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共融
[关闭窗口]
南京政协
南京市政协 主办单位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
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支持单位
苏ICP备05011449号-1
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