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协
用户名
密 码
标准版
个人主页
登录
重置
首页 > 南京史话
程阁老巷国祥居
[发布日期: 2019-09-18]   本文已被浏览过: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次   字号: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留下许多以官衙府邸和科举名称命名的街巷,程阁老巷便是其中之一。它位于新街口南,东接洪武路,西连三元巷。

程国祥,字仲若,古关(今属安徽歙县)人,居上元县(今南京),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崇祯时担任户部尚书。明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军费开支激增,国库空虚。当时兵部尚书杨嗣昌一再要求增加军费,崇祯皇帝却拿不出钱。

许多大员向皇帝献策说,历朝历代朝廷军费不足时,都是向地方摊派,同时可适时增加一些税种,以便扩大税收。程国祥当即表示反对;各地灾荒不断,战乱频仍,地方上已不堪重负,再搞摊派和增加税种,既无增益可得,还会加剧官民矛盾。

急中生智,程国祥想出一策,用征收京城赁舍的一季租金之法,筹集到13万两银子。实际上,这笔钱由京城的官僚士大夫们自掏。这事使程国祥开罪了京师的大小官吏,自此,处处受到刁难和诬陷。崇祯皇帝却认为,此举既没增加地方官和百姓负担,又筹足军饷,可谓一举两得。他认为程国祥能体恤民心,办事得体,便提拔他为东阁大学士,故人称其为“阁老”。

程国祥家贫,自幼丧父,10多岁时,做牛角牛骨簪子卖钱养母。他刻苦学习,满腹文章。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接连中第。为官后清正廉洁,虽身列卿相,仍是“布衣蔬食,不改儒素”。在他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深为时人所敬重。

是时,程国祥家中虽人口不多,可只两间小屋如何住得?于是他的子侄亲友凑钱,买下内桥西武学隔壁珠宝廊对面的一所宅子送给他。

程国祥几乎不结交朋友,只有一个向年同窗读书的老友,姓白字秀生,常请其到家中闲谈,他俩对坐在花厅西南角一处,花三文钱沽四两烧酒对酌。晚间无油点灯,黑影里看不见倒酒满浅,便于酒杯中放指头大一块烧炭,斟酒至炭浮起,便知满上。间或取出几个馒头相待,上面的白毛有寸长,馊不可闻,白秀生难以下咽,而程国祥吃得极香,白秀生常以此作为笑谈。至于鱼肉之类,是整月不得一见。如此清官,实乃国之祥瑞。

                                                                                                                                                     作者:韩文宁


上一篇: 乌龙潭边教宗祠
下一篇: 胥家塘边十竹斋
[关闭窗口]
南京政协
南京市政协 主办单位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
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 支持单位
苏ICP备05011449号-1
您是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