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问答选登  >  其他问题 > 正文
国有企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1-11-05 09:13:01

留言详情
标题: 国有企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国有企业发挥自己的作用。请问,国有企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回复详情
答复部门: 国资委 答复时间: 2021-11-05 09:13:01
回复: 您好: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问题收悉,现根据近期《学习时报》刊发的翁杰明署名文章《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内容,针对您所提问题简要回复如下:
        国有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政治优势,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形成公有制经济优势地位为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继承解放区公营经济,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新建一大批国营企业,使得以国营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优势地位。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以国有企业作为主体、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发展。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进“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建成了鞍钢、一重、一汽、一拖、沈飞等一大批骨干企业,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一艇”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真正奠定了我国有影响力的大国地位,有力捍卫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安全。
        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发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成为独立市场主体,总体上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有力带动和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新时代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形成一批世界级企业为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有力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国有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推动国有企业在做强做优做大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社会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2020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的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8.8%,期末资产总额达到68.8万亿元。49家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落实国家战略坚决果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等重大战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张北柔直电网工程等标志性重大工程。
        服务社会、保障民生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作用。“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近10万亿元、上交国有资本收益4135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通信企业累计降费让利约7000亿元,电力企业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约4000亿元。全力做好“百县、千亿、万点”扶贫攻坚任务,国资央企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亿元,1.2万个各类扶贫点全部脱贫出列。
        回顾国有企业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发展史,可以说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欢迎您再次提问。

【责任编辑:王占朝 】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