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六固村三郎洞景区一角。(王昕摄)

  “五一”前夕,文旅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山西有2条线路入选。这些精品线路以“岁时节令”为脉络,将传统节气与乡村旅游巧妙融合,为乡村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今年“五一”假期,山西文旅市场多点开花,以赏花、踏春、露营等为主题的乡村休闲度假游持续火爆,热门乡村旅游点重现“人从众”场景。

  各地乡村旅游持续火爆

  进入5月,乡村休闲度假游持续火爆,一些小众特色旅游项目也热度攀升。

  “五一”假期,阳泉市郊区河底镇程庄村正值盛花期的油菜花引得不少游人前来打卡。20亩油菜花随着微风摇曳生姿,美不胜收。不少游客特意换上汉服、旗袍在花丛中起舞,热闹非凡。

  在阳泉市郊区,吸引游客的大美乡村还有很多。蕴藏红色基因的旧街乡南沟村、因农家乐走红的西南舁乡咀子上村、美景如画的荫营镇上千亩坪村……绿水青山向人们发出深情邀约。

  泽州县大阳古镇景区推出了一系列蕴含浓厚“铁”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和互动活动,呈现出繁荣热闹的景象。在这里,不少游客亲自上手体验冶铁制针过程,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对“铁”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春末夏初,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各县区各乡村推出的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等活动受到游客青睐。为此,大同市特别推出多条旅游专线,开通相应旅游直通车,延时运营部分公交线路,方便了游客观光旅游。

  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发展

  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行动,将乡村旅游与赏花体验、民俗活动、健康养生紧密结合,以小切口做大文章,精心策划线路,加大文旅优质产品供给,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发展,实现了“颜值”向“产值”转化、美景和“钱景”并驾齐驱。

  晋城市依托皇城相府等龙头景区,以凤城康养示范区、“百村百院”等重点项目为支撑,突出“乡村旅游+康养”特色,推动大健康、大文旅、大康养深度融合。今年一季度,该市乡村游接待游客量跃居全省第一位,接待量达96.04万人次。

  大同市坚持现代农业与健康养生产业、养老产业、文创产业、体育运动产业等有机融合,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消费,加快休闲观光农业结合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游、采摘游、露营游、民宿游、体验游等产品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更加火热。

  吕梁市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聚焦重点区域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推动政策落实,培育壮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未来,该市还将继续实施精品工程,遴选美丽休闲乡村,持续推介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古韵民风。

  晋中市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重点突出特色城郊休闲农业主题,激活假日经济,形成了以“百里蔬果田园文化体验廊带”和“太行一号旅游专线”等为主体的示范片区,打造了众多优质农旅产品线路,让农业发展更有活力、旅游发展更有魅力。

  入选精品线路提升知名度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不仅指导着农事活动,也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文旅部推出的82条“岁时节令、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突出时令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需求。我省入选的两条线路“山西·临汾感悟晋南民俗之旅”“山西·运城春风十里休闲乡村游”地域特色鲜明,旅游配套齐全,游客参与度高。其中,沿着“山西·临汾感悟晋南民俗之旅”线路,游客可以在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汲取革命精神力量,在隰县路家峪村与梨花来一场浪漫邂逅,在隰县小西天欣赏“悬塑绝唱”,在蒲县柏山东岳庙参加一场“四醮朝山”仪式,在洪洞县霍太山广胜风景名胜区逛一逛“三月十八古庙会”;沿着“山西·运城春风十里休闲乡村游”线路,游客可以放慢脚步,到花果飘香的田园体验采摘,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品尝河东特色美食。

  据悉,文旅部将通过相关媒体和市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以多种形式提升乡村节气文化的观赏性和体验感。其中,飞猪、去哪儿、途家民宿、木鸟民宿等OTA平台将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吃、住、行、游、购、娱”产品推广活动,推荐更多优质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和目的地,共同打造“岁时节令”里的“自在乡村”,切实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