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新浪微博总编辑陈丽娜:新时代下媒体融合智能传播的发展之道

发布时间:2023-09-10 00:56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9月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来自全球智能科技与传播行业的学界、业界和商界精英汇聚一堂,集智共商、交流分享,共话智能时代新机遇,共谱智能传播发展新篇章。新浪微博总编辑陈丽娜发表了题为《跨越山海,不忘初心》的主旨演讲。

新浪微博总编辑陈丽娜

  围绕新时代下媒体融合智能传播的发展之道,陈丽娜从三个方面分享微博的一些经验和思考。一是微博开放的产品属性,为媒体融合发展持续提供了驱动力和支持力。以微博为代表的中国的社交媒体在媒体融合上取得的效果,不仅在国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国际上的其他社交媒体相比也具有卓越成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微博互动的传播特性为媒体融合智能传播增加了推动力和感染力。微博在各类社会重大事件、重要的时间节点中,第一时间推进权威媒体报道,持续提升媒体在年轻用户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助力打造互动性的新媒体话语体系。在保证报道时效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度、温度和亲和度,营造主流的舆论庞大的网上宣传声势,实现与时代同频,与用户共振。三是微博的自净社区氛围属性持续为媒体融合提供支撑力和源动力。微博一直坚持突出权威声音,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在争议性社会热点和敏感事件中,微博热搜榜上线了媒体区机制,对权威媒体的报道进行优先展示,放大权威声音,遏制谣言传播,助力主流媒体更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凝聚社会公识。

  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陈丽娜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撬动传播的“传播密码”。一是以精心策划为根本,提高媒体与用户的同频共振。媒体的微博话题使用要在把握主旋律的基调上进行策划,将官方话语、宏大叙事翻译和转变为民间话语和民间故事,让每一位用户都可以从个体感知的角度和能力认知中国梦,同时媒体也需要加强对民间草根个体的重视,通过多种手段鼓励民间个体积极参与正能量的创作和讨论,让个人情感与民族认同、国家立场同频共振。二是以调查研究为依托,夯实媒体内容创作的土壤。牢记内容为王的理念,加大力度开辟一些接地气、有观点、有深度的栏目,在热点事件中能做到站在受众的角度传播媒体观点,用家常话讲透大道理。三是以发布时效为抓手,持续发挥央视的定盘星作用。媒体采编团队和审核团队需要配合紧密,把握时机,快速协同,既要确保内容的时效性,也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陈丽娜表示,期待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媒体人在微博落地生根,枝繁叶茂,通过微博更好的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微博也将不忘初心为塑造主流舆论格局持续贡献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好。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