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智能传播时代,谁将笑傲群雄

发布时间:2023-09-12 01:20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01.

  一场高规格大会,打开认识无锡的新视角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在无锡举行。

  立足国际视野,云集大咖,此次活动规格之高,仅从部分嘉宾阵容(含线上)已能窥见一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劲军,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胡果、新华社副社长刘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和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

  意大利前总理马泰奥·伦齐,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欧盟-亚洲中心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

  相伴随的还有一系列重量级动作:

  开幕式上,一个推动智能技术赋能传媒产业创新的高端平台落地无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总台算法”;央视网与无锡滨湖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央视网—国际传播数字技术赋能中心,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创新应用;澳江网络数字算力中心项目、天浩盛世影视科技项目等6个智能传播相关项目同步签约。

 

  近年来,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开启智能传播时代新图景的一张代表名片。论坛连续三年在无锡举办,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因此机缘加深对无锡的认识、对中国的印象。

  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就感叹:

  “参加此次论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看到中国在智能传播领域是如何发展的,也可以了解到未来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论坛期间,我们也很欣慰地注意到,作为衍生影响,无锡乃至于江南城市,长三角乃至于整个中国,新时代的城市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故事传播的有力载体。

  无论是从国外嘉宾的体验帖中,还是中国城市自主策划的一系列智能传播作品,都让中国城市的魅力,在今年九月熠熠发光。

  借助此次智能传播论坛,无锡,一方面正刷新人们对于智能传播在这里运用与革新的感知,对无锡这座城市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搭建起一个交流平台,为全人类在这场智能传播的革新中如何更好发挥智慧分享经验——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央视网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过彤,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新浪微博总编辑陈丽娜,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一带一路”新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许红海,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通用技术集团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海舟,剑桥大学院士约翰·柯林斯等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先后发表主旨演讲,分别就智能媒体发展的前沿趋势、创新路径、实践经验等分享观点,带来了一场关于智能传播的视听盛宴。

  宏大而前沿的智能传播议题,显然是这次无锡智能传播论坛的主线任务。

  智能传播时代,以智能传播创新媒体传播,共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为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媒体融合创新积极贡献力量,也成为无锡的使命。

  我们看到,一个智能传播“无锡高地”正呼之欲出。

  这一次,它又书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02.

  讲好中国故事,有了更多可能性

  过去,人们的故事写在竹简、丝绸、纸上。现在,人们的故事无处不在。

  在人工智能掀起的革命之下,信息传播早已迎来万花筒般的呈现形式。

  如果说以TikTok为代表,数据和算法驱动内容构成了智能传播创新的上半场,ChatGPT则标志着智能传播创新下半场的来临——

  几乎所有冲浪人都逐渐明白过来:以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传播,似乎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传播方式。

  “一项新技术正试图改变人类认知过程,这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从未经历过的震动。”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亨利·基辛格这么表述智能传播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面对这样一个智能传播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的全新社会信息传播新图景,掌握好智能传播,以智能传播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重要且宏大的问题。

  在此次智能传播论坛期间,#裸眼3D沉浸式体验智媒科技#上了微博热搜,而这,正与此次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上播放的一支宣传片带来的体验有关——

  在开幕式上,一张大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15K整屏分辨率带来7680Hz的屏幕刷新率,大屏充分展示技术的无限想象:以“四时”串联起宇宙大爆炸、冰河世纪、石器时代、文明诞生、传播演变、技术发展、智媒时代到来等不同阶段,展示出裸眼3D的视觉体验,让现场的我们对智媒发展有了更直接的视觉冲击。

  这块屏幕正是今年在无锡滨湖发布的全国最大电影级巨幕拍摄屏。

640

  早在几个月前,在无锡,这块“全国之最”的屏幕发布现场,我已经领略过科技为内容带来的绚烂支撑,也更确信:AR、XR、虚拟全息等智媒技术的应用,能让表达变得更丰富,突破更多可能性,让文明与世界跨越时空界限相联相通。

  而说起科技与内容的绝妙组合,怎能不说起数字影视?

  提及无锡在智能传播媒介中的优势,“数字影视”堪称一张王牌——

  刚刚落幕的暑期档,两部“无锡造”影片就贡献了江苏出品影片票房99.96%的亮眼成绩单。

  日前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3部“无锡造”影片大放异彩:《流浪地球2》获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八角笼中》获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最佳剪辑。

  此外,《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还走出国门,亮相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且荣获最佳类型片-艺术贡献奖,让更多海外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影视圈内,“无锡造”早已成为一种口碑。这背后,也是无锡数字影视产业的实力支撑:

  无锡不仅诞生了中国最大电影级巨幕拍摄屏,更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影级5G智慧虚拟摄制棚,以及全国首个“AIGC+影视拍摄制作”创新中心,同时实验室已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影视制作的虚拟预演参考框架》标准项目制定。

  这些,都成为了无锡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所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还通过“央地联动”的合作模式,推动无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论坛的一系列配套活动从经济产业、生态、文旅、生活等多维度推介无锡。

  比如无锡“够”世界全球直播活动,用“旅游+”“商贸+”“文化+”“青年+”等组合拳产品,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无锡城市新形象,也再次刷新了“中国故事”讲述的新形式。

  03.

  超越传播,以“智”的跨界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过去,我们希望发送出去的信息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现在,这样的传播则被赋予了更深的使命——

  此次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上,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指出,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互联网大省,始终把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核心动能”,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创新,推动要素有机融合,以数字化赋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无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打造媒体深度融合新样本,开辟国际智能传播新赛道,同各界一道,携手绘就国际智能传播的崭新画卷。

  显然,智能传播带来的影响,不止于媒体业态。

  “智”无界,也意味着带来了跨界融合的无数可能。

  智能传播时代,信息壁垒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阻碍之一。今年在无锡举办的长三角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峰会上,前海数贸董事长李良谈及企业出海时坦言:

  “实际上有大量的企业不敢、不想、或者说是不会跨境。那么究竟如何打通这一壁垒,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无锡,为了帮企业抓住契机,通过跨境电商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的跃升,首先做的一件事便是“建场”,搭建了包括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在内的七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让制造商将更好了解跨境电商最新趋势和平台利好政策,精准对接采购商,找准出口产品定位,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企业的跨境壁垒。

  不止于此,无锡还更好拥抱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是,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

  近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我国“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容至51家。

  其中,一个熟悉的无锡身影——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雪浪云”)打造的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了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家队,工信部“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一头衔背后有着深厚的涵义,它代表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高水平。

  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它的“最高水平”体现在哪里?

  作为一个小插曲,在此次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召开期间,无锡还策划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副线活动——“遇见锡引力·向世界推介无锡”大V行活动。活动召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在两天时间里探访了很多具有无锡特色的点位。

640 (8)

  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雪浪小镇,正是其中一站。

  在那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直以来,制造业的数字化因多学科多领域交叉,涉及链路长,创新突破极其困难,而工业知识与工业数据、计算和AI的融合更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层的技术难点。

  而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牛”,正基于此。

  据介绍,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融合工业知识,整合汇聚并行计算、分布式存储、虚拟化、工业通信协议等上百种开源及国产技术,在平台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更牛的是,它在整合技术的基础上,还自主原创了3项核心技术。

  如今,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打造了五大新工业软件和系统性解决方案,获批发明专利和软著百余项,成功服务了全球数百家制造业企业,有力推动了制造业在数字空间的变革与升级。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赋能实践,也让平台具备了园区级的行业性与综合性赋能能力。

  雪浪云是无锡拥抱数字化浪潮诞下的一个卓越成果。在无锡,数字化不再是“少数人的路”,聚光灯之外,无锡的数字化也隨着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开启了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高光时刻:

  日前,无锡入选2022年度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工作成效明显市,全国仅10个城市获此项督查激励,无锡是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

  无锡是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千兆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双智”试点城市;

  出台《无锡市推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纲领性文件,系统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无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近6600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7%;

  无锡累计建成全球“灯塔工厂”2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个、省级示范车间智能车间268个,数量均居全省第二。

  ……

  就在智能传播赋能这片数字影视产业高地的同时,我们看到,一场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双向奔赴也在无锡的产业沃土上生发激荡。

  智能传播时代,这样一座文化、经济兼备“智能传播”路径的城市,怎能不遇见前方的蓝海?

来源:无锡日报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