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提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供给侧改革 > 正文

分类管理强春管 多措并举提单产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24-01193 生成日期 2024-02-29 公开日期 2024-02-29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由于小麦、油菜秋种基础总体较好,加上冬前至越冬期积温较高,今年返青期苗情总体较好,表现为苗数足、个体较健壮、生育进程适宜。目前我市小麦即将大面积进入拔节期、油菜进入抽薹期,生长速度逐步加快,正是落实春季高效田管的重要时期。各地要组织技术人员踏田查苗,加强分类指导,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夯实夏熟粮油丰收基础。

  由于小麦、油菜秋种基础总体较好,加上冬前至越冬期积温较高,今年返青期苗情总体较好,表现为苗数足、个体较健壮、生育进程适宜。目前我市小麦即将大面积进入拔节期、油菜进入抽薹期,生长速度逐步加快,正是落实春季高效田管的重要时期。各地要组织技术人员踏田查苗,加强分类指导,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夯实夏熟粮油丰收基础。

  一、当前麦油苗情特点及管理情况

  1、群体苗数足、个体素质总体较好。秋播以来积温较常年高,日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据气象资料统计,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2月20日≥0℃积温873.5℃,比常年同期偏多65.9℃。降水量170.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6.9毫米,比上年同期少64.3毫米。≥0.1毫米的雨日31天,常年是33.2天,上年是36.0天。日照时数576.3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多82.4小时,比上年同期多59.9小时。积温高,光照足,有利于小麦苗情转化升级。据全市苗情监测,2月20日小麦苗数59.97万/亩,比去年同期多9.58万/亩,是群体较足的一年,叶龄6.3叶,较去年同期多0.08叶。另据苗情点2月20日返青期苗体素质考查,全市单株分蘖和带蘖率分别为2.01个和89.38%,比去年同期分别多0.19个和8.47%;假茎粗0.73cm, 比去年同期粗0.09cm;主茎绿叶数4.2叶,比去年同期多0.09叶;苗高25.24cm,比去年同期高1.81cm。从踏田情况来看,今年大面积适期播种、适墒出苗小麦叶蘖同伸规律较好。另据各地调查,目前一、二类苗占比 84.7%,比去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同时,冬季积温较高,光照充足,也有利于油菜生长,当前油菜苗情好于上年同期。

  2、田间管理较为主动。主要表现在:一是肥料施用较为合理。据苗情点肥料施用情况调查,截至目前全市基肥、苗肥、腊肥、返青肥合计施用量N、P2O5、K2O分别为11.6斤/亩、4.47公斤/亩、3.69公斤/亩,较去年同期分别增0.94公斤/亩,减0.12公斤/亩,减0.1公斤/亩,氮肥施用量较去年略增。二是沟系配套情况较好。秋播期间天气晴好,机开沟比例高,沟系配套基础较好。据近期调度,全市小麦冬春清沟理墒面积57.87万亩,占比95.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苗情不平衡性大。由于去年小麦11月15日后晚播田块土壤墒情不足,出苗期推迟,导致今年小麦苗情存在不平衡性。地区间、田块间群体差异大,少部分田块群体超80万/亩、叶龄超过7.5叶,呈旺长趋势,这部分田块有遭遇纹枯病加重和倒伏的隐患,也有少部分田块苗数不足30万/亩,叶龄较小,正处于分蘖期,存在穗数不足的问题。据返青期苗情调度,目前全市旺长苗和弱小苗面积占比15.3%。

  2、“三害”隐患突出。一是草害隐患大。从踏田情况来看,去年秋季化除受墒情不足等因素影响,到位率不高或封闭效果不理想,今年草害发生率仍较高,春季化除压力明显加大,近期降温频繁,给春季化除带来较大压力;二是渍害隐患。近期降雨天气较多,部分田间沟系仍然有积水,后期若遇连阴雨天气,渍害隐患大。三是“倒春寒”隐患。目前小麦早播田块已进入拔节期,拔节后的小麦抗寒能力明显下降,后期若再有频繁降温,小麦遭遇“倒春寒”威胁大。

  三、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农时不等人,春管正当时。针对我市小麦、油菜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各地小麦上着重抓好田内外沟系疏通、高效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和“倒春寒”等灾害防御,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两控三防”即“控草、控病虫、防渍、防冻、防倒”、主攻“三高”即“高成穗率、高粒重、高产量”目标。油菜上重点抓好清沟理墒、蕾苔肥施用和菌核病防控。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好以下措施落实:

  1、清沟理墒防渍害。俗话说“尺麦怕寸水”,小麦返青拔节后渍害会严重损害根系活力和功能。因此,各地要继续宣传发动农户做好小麦、油菜田 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田内外沟系排水通畅,做到雨止田干,促进根系发育,防渍的同时防倒伏。

  2、抢时化除控草害。据气象预测,近期气温将逐步回升,随着气温回升,春季田间草害逐步显现和加重,各地要加强监测预报。对于冬前化除效果不理想的目前尚未拔节、草害达标的田块要抢抓时间做好化除控制草害,防止春季气温回升快导致 “草欺苗”。另外,小麦拔节后要加强纹枯病的适时防治,尤其是大群体小麦,后期要加强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的测报和防治,切实控制病虫草害对小麦单产和品质的影响。

  3、分类施好拔节孕穗肥攻“三高”。今年小麦群体不平衡性突出,全市适期播种、适墒出苗田块小麦发苗较好,群体偏大,晚播田块群体不足,叶龄也有一定差异,拔节孕穗肥的施肥一定要突出分类指导,既要兼顾前中期施肥数量和种类,更要兼顾当前苗情。前中期施肥足,特别是已施用返青肥的,拔节孕穗肥要晚施少施。对于群体偏小的弱苗田块,重点是促弱转壮争足穗,可立即施用平衡肥,一般可亩施尿素10公斤+复合肥或专用肥15公斤左右,促进弱苗转壮,争足穗、攻大穗,后期视叶色和群体确定是否施用粒肥;对于群体、叶色正常的田块,要在叶色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伸长2cm左右,叶龄余数2.5叶左右时施用拔节肥,一般可亩施专用复合肥10-15公斤+尿素10公斤,培育壮秆大穗,对高产田块和株高较矮的品种可在剑叶露尖期亩施用5-7.5公斤尿素,攻大穗大粒;对于群体过大,叶色偏深的旺长田块,要推迟拔节肥的施用,可在叶色淡下来、叶片竖起来、群体降下来时亩施专用复合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实现防倒增粒增重目标。尚未施用蕾苔肥的田块要及早施用蕾苔肥,可亩施用复合肥20公斤+尿素7.5公斤。

  4、“一喷多促”防灾害。各地要结合小麦纹枯病、赤霉病防控,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进行叶面肥喷施,实现防倒、防早衰和增粒重目标。对“倒春寒”可能导致的冻害,各地要加强监测,对冻害明显田块要及时增施3-5公斤尿素作恢复肥或喷施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针对小麦成熟期与梅雨期可能相遇,有可能引发穗发芽和“烂麦场”风险,各地要及早做好晒场、烘干、仓库、收获机械清理整修等准备工作,加强机具调度,加快收获进度,减少机收环节损耗,确保颗粒归仓。油菜田可结合菌核病防控,喷施速效硼肥、磷酸二氢钾等促进生长结实。

来源: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