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5·18国际博物馆日
守护中华文脉 涵养文化自信
2024年05月21日 10时27分   忻州日报

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为5月18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线上线下融合 市县一体联动

我市推出多项特色文化大餐

5月18日晚,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主办,市博物馆协办的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忻州主会场“博物馆之夜”活动开幕式在市博物馆举行。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系统工委、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代县、偏关、繁峙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及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局班子领导成员,市博物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干部职工和市博物馆志愿者参加。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旨在强调博物馆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主会场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张启明先生书画作品捐赠仪式,他将60余幅书画作品捐赠给市博物馆;“欣然意匠——忻州建筑与造像”艺术展,为广大文博爱好者带来了视觉盛宴;“忻博寻宝记”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博物馆之夜”民乐演奏音乐会也在当晚拉开了帷幕,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市博物馆紧扣主题主线,还精心组织和策划了“浓浓春晖情 悠悠寸草心”青少年文化学堂、“探秘博物馆”研学、“十指春风 线绘中兴”非遗刺绣体验、“文物医生——巧手修复时光碎片 匠心守护古人智慧”文物修复实践性体验、《在山西读懂中国古建筑:忻州篇》讲座等多项活动,旨在扩大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除主会场外,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围绕主题策划了多项特色活动。

近年来,忻州的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市博物馆通过持续开展具有资源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积极培育群众生活新风尚,深化馆校合作机制,为青少年提供了“第二课堂”。同时,市博物馆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为全民提供了终身学习的机会,为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全市各类博物馆共举办了55场线上线下展览,较上一年增长21.05%;举办了515场社教活动,较上一年增长24.70%。今年“五一”假期,全市博物馆接待游客达6.9万人次,同比增长27.3%。市博物馆充分发挥了教育作用,让公众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领略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更好地守护和传承了中华文化。(梁春霞)

策划:马增寿 李春平

设计:马 瑞

图片:张存良 王志云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