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互动交流
发改委《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主题:发改委《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实录
访谈时间:2024-05-15 08:30:32
访谈嘉宾:宜兴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狄胜君,市发改委副主任史黎辉, 沈鹏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汤建军
访谈主持:梧阳

访谈实录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政风行风热线》,我是主持人梧阳。听众朋友,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市委部署、有力服务中心大局,堪当助推发展的“参谋部”、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民生改善的“先锋队”,以高强度的节奏、高效能的统筹发挥职能优势、抓好各项工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天是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热线时间,首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他们是宜兴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狄胜君,市发改委副主任史黎辉, 沈鹏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汤建军,欢迎各位领导作客直播室。

  狄主任: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政风行风热线》与听众朋友进行交流互动,感谢各位听众朋友对我们宜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

  听众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建议都欢迎参加到我们的访谈中来,发表你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你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号码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参与。

  主持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狄主任,能不能简要介绍下我市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下阶段的工作举措?

  狄主任: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拼抢姿态、有力举措固优势、挖潜力、补短板,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1.48亿元,同比增长6.8%,与无锡平均持平、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全市15个主要经济指标中,规上工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9个指标增速高于无锡平均。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个指标增速排名无锡大市前3位。规上工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8个指标占比实现提升。

  下阶段,我们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切实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作出更多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持续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精准性和敏锐度,始终锚定省、无锡平均水平,科学合理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到各板块各部门,及时传导工作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无锡平均水平,在无锡大市取得较好位次。二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引育,持续提升我市规上工业企业“高企率”。构建未来产业“3+X”特色发展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未来产业高地。贯彻落实上级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投入带动比高的行业设备更新,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能耗高排放设备、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三要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紧扣“3+3+N”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加大招引力度,加强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尤其是50亿元、10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支撑。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双专班工作机制,清单化、节点化推动项目加快入库、投资列统,早日竣工达产。四要促进消费品质升级。及时跟进上级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重点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持续放大流量效应,大力支持托育养老、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

  主持人: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请问沈主任,今年我市各级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如何呢?

  沈主任:

  好的,主持人。在省、无锡、宜兴三级重大项目方面。今年我市共有4只实施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计划,年度计划投资26.4亿元,1-4月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中车IGBT项目主体厂房已封顶,准备开始装修,设备已开始进场;湖畔光芯项目土建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一条线的安装和调试;顺铉聚酰亚胺薄膜项目两幢主车间已完成封顶;氢枫项目加氢站机械装备、组装制造的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新建部分的36亩已拍土地正在办理规划许可证,剩余土地准备挂牌,预计新建工程部分9月份前可开工建设。70只无锡市级重大项目(滚动新增8只),1-4月完成入库投资109.6亿元,完成无锡下达年度目标任务(295亿元)的37.2%。17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0只,14只年内拟竣工或部分竣工投产项目已竣工或部分竣工投产10只。210只宜兴市级重大项目(滚动新增8只),1-4月完成入库投资147.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90亿元)的37.8%。77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34只,99只拟竣工投产项目已竣工投产(含部分竣工)26只。 1-4月,我市新招引(备案)亿元以上项目71只,完成年度目标的47.3%。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只、50亿元以上项目2只。今年,我市共有36只列省一季度开工项目,至4月底已全部开工建设。21只列省二季度开工项目已开工10只,剩余11只均能在6月底前开工建设。

  主持人:我市正在全力打造“3+3+N”现代产业集群,市发改委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有哪些特色亮点工作?

  史主任: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聚焦产业布局、产业创新、产业项目、产业政策等关键环节,推动宜兴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力向前。

  首先,我们注重加强产业布局谋划。这几年,我们坚持立足宜兴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我市“3+3+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产业规划研究,积极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十四五”以来,我委牵头陆续发布了电线电缆、环保等地标性产业的专项规划,全力推动两大地标性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我市集成电路、新能源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牵头部门、链长单位,我们精心编制发布了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有效举措,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其次,我们不断强化产业创新驱动。主动融入环太湖科创圈建设,按照宜兴市太湖湾科创带“十四五”规划明确的目标定位及发展思路,切实发挥我委作为市太湖湾科创带指挥部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的牵头抓总职责,围绕规划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引育、金融支持、生态保护等方面,确定每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科创带发展相关重大项目、重点事项,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等问题,积极推动陶都科技新城等重大科创平台、科创载体建设,持续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在太湖湾科创带内汇聚融合。

  再次,我们着力强攻产业项目建设。牢固梳理“项目强则产业强”理念,完善领导挂钩、专班推进等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重大项目、优质项目落地建设。中环领先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中车IGBT产业化项目、先科半导体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帝科电子光伏导电银浆、中建材新能源光伏玻璃、德融科技砷化镓柔性薄膜电池、湖畔光芯新型显示、顺铉光电聚酰亚胺薄膜、氢枫能源储氢加氢等一大批项目相继落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我市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态,积极有效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崛起成势。

  最后,我们有效放大政策扶持效应。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我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的培育布局,紧扣新质生产发展要求和导向,积极构建 “1+1+N”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研发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性政策。重点聚焦推动电线电缆、环保、陶瓷耐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企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研发出台更为精准、更富实效、更有力度的扶持政策,陆续拟订、制定了电线电缆、环保、陶瓷耐材、集成电路、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意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以高质量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深度研究和战略研究,系统谋划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大力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地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主持人:规范开展粮食收购不仅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汤局长,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市今年夏粮收购的有关准备工作、收购政策和监管措施?

  汤局长:

  切实抓好夏秋两季粮食收购工作,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的小麦正处于全面成熟期,丰收在望、即将开镰收割,各市场主体尤其是我市粮食集团已完成各项准备、即将开秤收购。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我委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细各项准备。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等关键环节,及时做好仓容、资金、人员和器材等方面的准备,坚决防止因仓容不足出现农民“卖粮难”和因资金不到位出现“打白条”等现象。主要包括:一是收购库点“虚仓以待”。目前,市粮食集团首先确定周铁、闸口、鲸塘、西渚、高塍、新建六个库点为收购库点,收购仓32只、可用仓容3.16万吨;根据天气变化、小麦质量等因素,将丰义戈庄、宜丰、巷头库等3个库点作为备用收购点、共1.29万吨仓容以备应急之需。二是收购资金足额筹措。已获得宜兴农发行及有关商业银行总额0.8亿元银行授信。三是人员培训扎实有效。全面完成化检、结算、信息、安全等环节、多岗位培训,确保夏粮收购工作能顺利、规范开展。

  二、灵活开展收购。2024年夏粮收购,我市仍将坚持市场化为主、政策性兜底的收购方式,一方面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规范收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粮食集团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地方储备粮轮换补库需要,适时开展政策性收购,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前阶段,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多次会商论证并提出《2024年宜兴市地方临时储备小麦收购的实施方案》并已报市政府审批,计划收购地方临时储备3万吨,收购时间暂定为2024年5月20日至6月15日,期间一旦完成收购任务,则立即停止收购。有关实施方案详情可查询市发改委网站。

  三、强化监督检查。夏粮收购期间,我委将不折不扣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加强与市市场监督部门的联合监督执法检查,努力做到监管全覆盖、无遗漏,确保良好收购秩序,督促粮食收购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借此机会,我将粮食收购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或遵守的主要规定介绍如下:

  (1)具备能力。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粮食收购者),应当具备与其收购粮食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能力,包括仓容、设施设备,关键设备如水分检测仪、磅秤等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检验。

  (2)公开公示。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告知售粮者或者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 

  (3)合规收购。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安全检验,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应当作为非食用用途单独储存。

  2024年的夏粮收购工作即将启动,欢迎广大农民朋友参与监督,在售粮过程中遇到侵害种粮农民利益的各类情况,可以拨打1234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反映,我们将第一时间受理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主持人:

  市发改委始终注重强化行业监管,持续优化为农服务举措,稳定夏粮收购秩序,让农民卖放心粮!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请问狄主任,市发改委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市绿色低碳持续发展方面将做好哪些工作?

  狄主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是一项事关当前和长远、需要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的重点工作。2024年,宜兴市发改委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宜兴实际,坚持先立后破,聚力深化双碳实践,坚定不移统筹推进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双碳”系列专项行动,聚焦零碳技术、低碳企业、近零碳园区三大重点,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支持环科园、经开区争创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加强对节能降碳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争取力度,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开展应对欧盟碳关税、欧盟电池方案等研究,谋划开展碳足迹认证、企业碳管理工作,推动绿电、绿证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及时跟踪省碳排放核算体系和“双碳”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情况,支持建设碳核算服务平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面排查工业重点领域企业装置能效水平,加快推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扎实推进宜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探索开展用能指标流转和交易。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探索区域集中供能模式。

  三是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科学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编制《宜兴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抢占氢能、储能新领域新赛道大力推动光伏、风电、核电产品迭代升级,促进优质资源向重点园区集聚,打造高质量宜兴新能源产业。推进落实《宜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扩大屋顶分布式发电规模。

  主持人:

  近两年,我们的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稳妥展开,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绿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本期节目的文字版您可以点击宜兴政府网互动问答板块《政风行风热线》专栏进行查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