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新闻战线走转改

聚焦富民,发展路上的永恒旋律

时间:2017-10-1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聚焦富民,发展路上的永恒旋律

  ——“砥砺奋进的五年·无锡实践”系列报道之三

  □赵晖

  前不久,一则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016》 的消息刷爆了很多无锡人的“朋友圈”:根据权威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市私家车保有量超过130万辆,几乎平均每家一辆,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无锡人“富裕”指标还有不少——根据支付宝发布的2016年全民账单,无锡人均支付10.75万元,排名江苏第三,同样遥遥领先全国;去年无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28元,同比增长7.8%,高于同期GDP增速……

  让百姓富裕安康,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直接体现,也是“强富美高”新无锡的重要内涵。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致力于持续提高市民收入水平,着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精准扶贫助困,使无锡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强化三大支撑 走出富民新路

  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是聚焦富民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市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大支撑,走出了一条居民增收的新路子。

  “我参与组建的研发团队已经成型,一批新产品正在加速开发。”今年年初刚刚从外地一家知名医药企业“跳槽”到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小张,如今的收入是每月近万元,比过去翻了一番。年轻工程师小张的经历,折射出无锡提高居民收入的路径——随着物联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快速发展,我市产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攀升,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就业岗位。

  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产业强市战略,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人社局相关人士介绍,五年来,我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在逆势中提振信心。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就业3万多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9万人。

  创新创业激发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新动能。历来具有创新创业基因的无锡,如今又迎来全民创业的春天。五年来,我市创业环境持续改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着力打造门面型、楼宇型、市场型、加工型、种养殖型五类创业载体。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82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5家。五年来,全市扶持自主创业5.8万人,实现带动就业再就业27万人,我市以98.5的高分荣获全国首批创业先进城市。

  公共服务升级 增进百姓幸福

  在今年7月举行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指出,富民不仅要有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还要有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这道出了我市富民战略的另一个着力点——把公共服务建设作为一件“富民大事”来落实,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以标准化推进均等化、普惠性,减轻群众负担,切实增加富民的质感和温度。

  教育和医疗是公共服务领域的两大“重头戏”。五年来,我市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一大批薄弱学校旧貌换新颜,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不断扩大。据市教育局人士介绍,仅今年,全市新建、改建的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就有80多所。“今年上半年投入直属学校建设的经费约1.5亿元。未来还将有40多所小学、20多所初中,以及一批高中、职业学校的布局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我市通过医联体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百姓在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看到专家门诊。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立医联体16家,覆盖医疗机构总数150多家,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

  一连串“升级版”公共服务,让无锡市民的“隐性财富”持续增长:政府买单,为2.7万户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近三年来,市政府补贴1000万元,扶持全市居家养老机构建设; 全市科技专家对口帮扶企业计划中,已开展1000余项养老科技服务项目;政府每年投入上千万元,扶持民间文化社团、讲座、艺术培训、公益展览、读书活动、非遗传播等,让无锡市民活得有滋有味。

  社会救助精准 不让一人掉队

  富民,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无锡近年来的富民实践中,不仅注重拉高“平均线”,整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千方百计抬高“地平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大力帮扶低收入人员和经济薄弱村脱困致富,确保小康路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家住金匮苑的市民葛女士是一名失业人员,靠低保生活。去年年底,她突患重病,巨额的医疗支出让她一家顿时捉襟见肘。正在他们发愁的时候,梁溪区民政局伸出了援手——按照无锡今年以来相继实施的临时救助、深度救助等一系列政策,她很快拿到了市、区民政部门给予的救助资金近万元;根据无锡市新修订的《医疗救助办法》,葛女士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也得到提高,又省下几万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密集出台六个文件,打出政策组合拳,在精准救助上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纳入保障性住房申请范围、首次构建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首次打通低保信息比对金融瓶颈。无锡低收入群体的“地平线”不断抬高:今年7月1日起,我市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由760元提高至820元。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自然增长机制,低保、临时救助、孤儿养育、残疾人生活补贴、退役士兵安置、纯居民居委干部生活补助及无工作军嫂生活补助费等7类标准全面提升,目前无锡临时救助标准位列全省第一。

  无锡市民政部门创新推出“慈福”民生系列保险,精准定位于自然灾害、突发情况和各类困难人群,群众不用出一分钱,保费都由政府资金与慈善资金、福彩公益金买单。如今,我市已形成9+3“慈福”民生系列保险体系,12项保险覆盖全市不同人群,基本可以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紧急情况。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