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新闻战线走转改

与死神赛跑的人”向“岗位状元”前进

时间:2019-02-14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与死神赛跑的人”向“岗位状元”前进

  新的一年,他们希望多些理解、支持和尊重,急救资源不被浪费

  新闻 回顾

  去年2月3日,本报刊登《120调度员“神判断”救两命 本报专访“与死神赛跑的人”》,讲述了无锡市急救中心调度员邬敏莉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接到求救后迅速反应,挽救了因一氧化碳中毒险些丧命的年轻情侣的故事。

  新年 愿望

  调度员邬敏莉:接警中少挨几次骂,节省急救资源; 希望儿子小高考顺利通过。

  急救医生王仲衡:希望更多医学生加入到急救队伍。

  付出得到肯定,让她在平凡中有了成就感

  “今年的愿望,我已经实现了一个。”在市急救中心120调度室,邬敏莉在工作间隙对记者说,今年春节,她和家人开开心心吃了一顿年夜饭,这种团聚对她来说是圆了一个小梦想。由于急救岗位的特殊性,即使在国家法定节假日,调度员或急救人员依然是正常排班,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对他们来说,连续几年无法和家人吃团圆饭是件很平常的事,而邬敏莉的爱人在锡城的一个景区工作,同样没有公休假,这让春节团圆变得更加奢侈。今年除夕,邬敏莉排了早班,幸运的没有错过当天晚上的聚餐,这让她感到很满足。

  去年本报的120调度员“神判断”救两命报道让市民们认识了调度员这个群体,“虽然是接警中的一件平常事,但很多人的点赞让我感到被认同、被肯定,默默的付出和努力能被人看到,有一种成就感。”邬敏莉说,一年以来,她的工作与以往没什么不同,认真对待每一次呼救,忙碌而踏实。从2003年成为一名调度员以来,今年已经是她在岗位上的第16个年头,是调度员中工作时间最长的。的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调度工作很平凡,加上待遇不高,很多人并不容易坚持下来。但对邬敏莉来说,多年的积累让她成为一名业务熟手,成为调度中的专家,在120坚守已经成了她的使命。

  去年,邬敏莉获得了急救中心2018年度先进个人,“希望以后更加努力,能得到‘岗位状元’的称号。”邬敏莉笑着说,新的一年,她在生活中也有一个愿望,就是即将参加小高考的儿子能够顺利通过。“工作原因给孩子的陪伴时间很少,希望在暑假能陪他出去旅游,短途2、3天也可以。”

  单位新来了3名急救医生,让他很欣慰

  去年在现场抢救的急救医生王仲衡,今年春节长假也是坚守在急救一线,就在大年初六,他又遇到一例因燃气中毒呼救120的事件。“当时一家四口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其中有3个大人,还有一个小婴儿。”在接警后,当班的王仲衡立即赶往民丰北苑现场,在开窗通风后对几名中毒者进行紧急处理,并送往医院抢救。“幸亏这家人有一个男的从外面赶回来,及时报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几名大人经过进一步救治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小婴儿也被送往外地医院治疗。

  从去年的年轻情侣到几天前的一家四口,虽然媒体着重报道和呼吁过,但燃气中毒事件还是时有发生,这让王仲衡感到忧心。燃气中毒多是发生在出租房,“房东在热水器设施上不舍得花钱,还有人会用危险的直排式热水器,实际上租户出了事,房东是要负连带责任的。”王仲衡说,每当遇到这种案例他就会很后怕,也特别想呼吁市民注意燃气热水器的安全问题。

  当然,除了中毒患者,这一年来,王仲衡在日常工作中不知接到过多少因各种意外危及生命的人。工作依然忙碌,辛苦而劳累,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今年1月,单位新上岗了3名急救医生,希望2019年的节奏可以稍微慢一些、轻松一些。“我都奔50岁了,很担心急救招不到人,没人来接班。”王仲衡从事急救工作多年,一线的医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没有新鲜血液进来,面临的就是急救医生紧缺的情况。“现在已经不比十几年前了,社会对急救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特别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急救人员的工作量还会更大。”王仲衡说,谈起新年愿望或梦想,他最希望有更多的医学生加入到急救队伍中来,不断为急救事业注入新的血液。

  希望少挨几次骂,节省更多急救资源

  在120调度中心,除了救急救命的呼救电话,调度员接到的电话可以说是无奇不有。恶意骚扰的、不讲理骂人的,还有谎报误拨的等等,这给本就繁忙的调度员添了很多堵。“不怕工作量大,哪怕忙一点都无所谓,就怕有人浪费急救资源。”邬敏莉说,在不久前的大年夜当天,她就接到一例谎报。当时,有人电话求救,只报了一个大概地址就挂断了。因为没有门牌号,也不知对方具体病情,邬敏莉马上回拨,但多次打都是无人接听。“呼救的人在胡埭,担心情况紧急,只能先派救护车过去。”邬敏莉说,同时她通过110查询到电话号码对应的门牌号,这才找到了呼救者的具体位置。不过让急救人员尴尬的是,到达现场后并没有发现病人,呼救者表示是电话打错了。

  急救资源是给危重病人的,每每如此被浪费,都会让急救人员“火大”。类似的情况,王仲衡遇到过不知多少次。“过年过节喝醉酒的就有很多,拨了120,结果赶到现场,对方清醒了,不肯让我们送医院。”王仲衡说,这种情况不送又不放心,很多时候需要联系家属,只能僵在那儿,浪费掉很多时间。

  把急救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这是邬敏莉和王仲衡的共同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少挨几次骂,少一些谎报,给我们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尊重。”邬敏莉说。(晚报记者 逯恒贞)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