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文化无锡

让文物走出库房 让画脉薪火相传

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让文物走出库房 让画脉薪火相传

  根据史料记载,江苏历代绘画流派数量之多,约占中国绘画流派总数之半。因此,江苏有着中国美术“半壁江山”的美誉,而无锡又占据了江苏美术的“半壁江山”。在悠远、厚重而多元的江南文化中,传承至今的书画文化是灿烂而有活力的一章。近日,“掇菁撷华——无锡历代名家书画精品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这是锡博院藏书画精品首次集中展出,更是无锡画脉首次集中呈现。开幕当天,还举办了“撷古契今——书画名家艺术研讨会”,艺术家们围绕“无锡书画名家的代际传递”展开研讨,呼吁传承好无锡画脉,擦亮无锡书画品牌。

  让文物活起来。自古以来,以无锡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诞生了顾恺之、倪云林、王绂以及20世纪诸多大家。作为全国知名的藏画大馆,无锡博物院致力于深挖书画文物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艺术价值,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的主题展览,让文物“走出”库房。从元代到当代,这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展览,也是无锡博物院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书画精品展,不少藏品为首次亮相。“时隔多年,倪瓒的《苔痕树影图》再次与大家见面。”无锡博物院副院长盛诗澜介绍,除了这件“镇馆之宝”,展览汇集了明代王绂的《枯木竹石图》、清代邹一桂的《心香书屋图》、近代吴观岱的《松壑鸣泉图》、现代徐悲鸿的《春风得意图》等近80位无锡籍书画名家共86件珍品。同时,通过艺术造景、数字技术等手段,营造出清新雅致的展厅氛围,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无锡书画魅力。

  让历史看得见。“无锡历代名家书画精品展的展出,也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通过视频对该展开幕表示祝贺。他回忆了自己在无锡学艺的时光,有感于无锡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直言“无锡是一座书写了书画艺术辉煌的城市”。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表示,此次展览的选题非常有创意,通过梳理从古至今的名家作品,展开对历史的回望,从而引发今人思考绘画艺术在当代应如何创新发展。“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大自然的万千气象,孕育了无锡书画艺术,也是书画家们创作得天独厚的条件。”“看到这个展览很激动,这是无锡美术史的一次生动呈现。”……艺术家们无不感慨无锡书画历史之厚重。无锡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也希望通过该展,让观众纵观无锡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感受其历经千百年后,熔古铸今、推陈出新的时代风貌。

  让文脉传下去。早在六朝,顾恺之就以其高超的技巧和“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推动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元代倪云林掀起了山水文人画的高潮;明清两代,无锡书画名家辈出;近现代,无锡书画界涌现出徐悲鸿、钱松喦、吴冠中等重量级人物;进入新时代,广大无锡书画家从时代发展中汲取养分,传承创新着书画艺术。无锡市美协主席周胜荣表示,以展为媒,无锡要加强书画艺术“走出去”与“请进来”的频率,联合更多太湖流域的艺术家,大家共同传承好江南文脉。艺术家们也希望无锡进一步挖掘、用好文化资源,努力擦亮书画品牌。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无锡创办了“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聚集了一批国内优秀美术家,在当今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接下来,无锡将不断挖掘和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创新,努力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擦亮“文化无锡”品牌。(张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