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要闻动态 >> 动态信息

“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编纂加速推进

时间:2024-05-10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编纂加速推进

  近日,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举办全省重点史志作品资助项目编纂人员培训班,“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编纂责任单位汇报了四部志书的推进情况。作为我省资助出版的重点史志作品,目前,“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部分已完成初稿,其余也将力争于年内完成初稿或篇目编写。

  历史文化街区是浓缩的城市历史,延续和传承着城市的人文基因,也蕴含着时代发展的密码。清名桥、惠山古镇、荣巷、小娄巷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著名的城市人文地标,也是人气高涨的网红打卡地。“编纂‘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的目的,就在于发挥方志在保护历史遗珍、留存乡土记忆中的独特功用,为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从而服务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是列入《无锡市“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于去年5月举行的“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问道惠山”主场论坛上宣告启动编纂。历史文化街区志是地方志中较为新颖的门类,在国内可供学习借鉴的对象较少。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及史志专家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历史文化街区志的编纂既要侧重历史文化的挖掘,把握街区的名气和特色,也要注重现当代资料的收集,发挥历史街区的现当代魅力,承前启后,助力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会同梁溪区、滨湖区、无锡市文旅集团进行全面谋划,每个编纂团队都力求打造出堪存、堪用、堪读的史志佳品。

  据介绍,“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志》较早启动编纂,包括江南水弄堂、百年工商街、活态博物馆、人文荟萃地、文商旅融合、城市度假区、澎湃时代潮等内容,现已完成初稿,约30万字。上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审核通过了《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志》的篇目,该部志书的上限为该区域内有考古资料佐证的史前时间,下限为2022年,涵盖街区概览、锡惠名胜、祠堂聚落、民俗风物、名人履痕、惠山诗文等内容,约20万—30万字,力争年内形成初稿。滨湖区档案史志馆汇编完成了约40万字的《无锡荣巷民国报纸资料选编》,并同步推进荣氏文化口述史采集,为编纂《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志》奠定了基础,该部志书约15万—20万字,力争于年内形成初稿。《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志》已收集文字资料80多万字、图片300多张、多媒体影音30多件,计划于近期报送篇目进行审定。

  历史文化街区志是解码城市DNA的“钥匙”。为了让无锡这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更好地“活”在时光里,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志”将以史实为依据,充分凸显其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准确记录城市发展的轨迹,深入探寻时代前进的规律,助力各个历史文化街区重塑风貌,赓续文脉,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张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