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园地 >> 基层园地

“小戏之乡”何以“圈粉”年轻人?

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举办首届锡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月城不断解锁戏曲的“年轻化”表达——

“小戏之乡”何以“圈粉”年轻人?

  5月的江阴月城,全镇萦绕着锡剧的悠扬曲调。“清风若解行人意,一路随今天下游……”一早,月城镇政府东侧小楼办公室传来一声声吟唱,教育文体科科员“95后”杨焜正在对自己3年前谱曲的《向阳花开》重新填词。“把描写徐霞客的锡剧唱腔念白融入通俗歌曲,让年轻人更易接受。”杨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要把这部分念白再强化一下,把江阴的文旅名片也融入其中。”

  传统文化的复兴让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块牌子越来越“热”。早在2000年,月城就摘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锡剧)金字招牌,并蝉联了6届,有着“小戏之乡”的美誉。面对“追兵”四起的局面,月城何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新的‘选手’在涌入,老牌‘选手’更要站稳,只有抢抓城铁和高铁的引流机遇,不断寻求锡剧的‘年轻化’表达,才能推动人文和经济的发展。”月城镇副镇长殷倩珠说。

  一杯咖啡也融入了锡剧元素

  “苏老师,您的讲解真精彩,10个积分要兑换吗?”“我要尝尝戏韵限定饮品!”在剧说月城文化共享空间,当地民间锡剧团的苏伟媛老师受邀在“小戏+公益”课堂上演绎了一段经典锡剧《双推磨》,在共享空间运营负责人曹玲介绍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规则后,她心满意足地品尝到了包括戏韵限定饮品1份、甜品1份的戏韵甜品盘梨园春系列,立马拍照发了朋友圈,“惊艳!满足了我们年轻戏迷。”

  为了让锡剧“更年轻”,月城这两年动足了脑筋,一杯咖啡里也融入了锡剧元素。“你看,一个是花旦头面,一个是凤钗,灵感都来自月城卡通锡剧IP形象‘月月’。”曹玲说,志愿服务5积分即可免费兑换一杯限定咖啡,这吸引了不少居民加入空间的戏曲活动,咖啡吧周末的兑换量达到80—100人次,“书签、手机气囊、冰箱贴……这些与锡剧相关的文创产品也都能够通过积分兑换。”

  咖啡吧外,曲径通幽处的小公园传来阵阵锡剧唱腔。循声望去,青年演员们在加紧排练,小公园内是一座沉浸式赏戏舞台。“声光电布景后,清月洒光辉时,灯光亮起、喷泉开启、烟雾飘起,锣鼓敲起,演员在回廊里衣袂飘飞,是年轻人喜欢的感觉。”曹玲畅想着,“坐在戏楼里,咖啡一杯,扇子轻摇,多惬意!”为了匹配年轻人的“胃口”,月城把戏、水、桥多种文化串联,打造了水韵弦歌园等多个户外沉浸式赏戏佳地。

  在戏曲声中下班已成为日常

  在月城,锡剧离群众尤其是年轻人更近了。“其实,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谁也想不到“95后”山西姑娘杨焜能爱上锡剧,3年多前她对这里的方言还是一窍不通。“都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又是截然不同的。”听着左权民歌长大的杨焜来到月城工作后,就被“小戏之乡”的氛围感染了。怕自己因方言不标准而露怯的她选择从创作开始,“一边取经一边学习,创作的戏歌已经搬上舞台,现在还想尝试一下小戏。”

  听着广场外的戏曲声下班已成为杨焜的日常。“一场接着一场,各类各层级的锡剧演出在月城频率太高了!”作为教育文体科的工作人员,跨界成为创作者后,杨焜会更关注群众的口味,“这个社区年轻人多,喜欢现代感的戏歌,那节目单就多安排些戏歌;这个村老年人多,喜欢古装大戏,那就为他们搞个传统锡剧专场。”每次在活动现场,看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席,杨焜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锡剧的魅力。

  “年轻化”表达唤醒了月城人骨子里的“锡剧基因”。月城实验小学会在“一升二”时挑选音准、声腔、身段比较适合的学生进入“小锡班”。“每届挑选出40多名学生,现在90%以上家长都很支持,这些家长不少是‘80后’,这充分说明年轻一代对于锡剧的认可度。”小锡班班主任鲁以雷透露。不久前举办的首届锡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启动式上,月城籍老、中、青优秀演员齐齐登台,更是营造起传承戏曲的浓厚气氛。

  “破圈”背后不只是“转圈圈”

  走出去的青年“明星”演员,让月城看到了“破圈”的可能。今年春节期间,月城推出的“锡剧过大年、春节七天乐”活动出现罕见的“一票难求”场景。“四位小锡班学员学成归来,也引来了他们的戏迷。”当天,殷倩珠就在现场,这样的场景让她有些动容,“660余张票一小时抢光,常州的、上海的、张家港的都来了,他们有的在月城镇上开了宾馆,准备连听7天,有的带着干粮、矿泉水早早就坐在那里等候开场。”

  意料之外的热度引发了新思考。“《新龙门客栈》‘破圈’,是让人‘上头’的转圈圈,但越剧背后难道只是‘转圈圈’?”在殷倩珠看来,“小戏之乡”要接地气也需要流量,“现象级”作品的出现要靠更多高品质产品不断输出。此番,他们搭建起锡剧名家传承基地并聘请首批10位锡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为月城塑造戏曲“名角”助力,还与“昆曲故乡”昆山陆家镇、“锡剧之乡”常州武进区遥观镇等架起跨区合作桥梁。

  更多年轻化的表达也在酝酿之中。眼看端午将至,去年的龙舟赛开幕式上,小戏与龙舟的完美融合让鲁以雷记忆犹新,“一位蓑翁摇着渔船而来,口中唱的就是戏歌,紧随其后的两三艘画舫上,有小戏文化的呈现,也有锡剧身段的表演,这让在场的外宾感到震撼。”殷倩珠说,戏是水乡之魂,充分利用好城铁和高铁的磁吸效应,月城将从戏入手,挖掘更多的水乡文旅资源,解锁更多年轻化的锡剧“打开方式”。(唐芸芸)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