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显示方式:
烟草PPO基因家族鉴定与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PPO活性分析
刘银松, 林建枫, 张永毅, 魏恕文, 张炳辉, 顾钢, 汪睿琪, 张文伟, 谢小芳, 金辽
当前状态:  doi: 22-T0238
摘要 [ 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多酚氧化酶 (PPO) 参与的棕色化反应是生产高品质烟草产品的关键环节,为了明确烟草中PPO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烟草PPO基因家族成员及其特征;利用qRT-PCR方法分析了翠碧一号上部4种成熟度烟叶(M1~M4)PPO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PPO酶活性变化。【结果】烟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NtPPO基因,大多数成员具有类似的基因结构、相近的蛋白长度和保守的蛋白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将菠萝、高粱、番茄、马铃薯和烟草的PPO蛋白分为3个亚族,其中Ⅱ,Ⅲ亚族中均为双子叶植物的PPO成员。NtPPOs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量随着成熟度提高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大多数成员在过熟烟叶中表达量最低。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中PPO活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M2、M3和M4成熟期烟叶PPO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45℃达到最大值,且M2>M3>M4。【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烟草PPO基因的功能研究、烟叶棕色化的调控和品种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施氮对云烟87不同叶位叶片生长和株型动态变化的影响
胡心雨1张芊1徐光泽2李钠钾3李正4郑林林4刘洋4程昌合5刘化冰5朱彤4汪忠坪1叶协锋1
当前状态:  doi: 22-T0264
摘要 [ 0 ]
摘要: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烤烟不同叶位叶片发育及株型的影响,为改善烟叶生长发育,优化调控措施和提高烟叶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在重庆市巫溪县,选取主栽品种云烟87,设置90 kg/hm2(A1)、105 kg/hm2(A2)和120 kg/hm2(A3)三个施氮水平,逐叶测定农艺性状和单叶重,并对烟株进行三维扫描。【结果】(1)随施氮量增加,烤烟株高、茎围、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干重均显著增加;(2)处理A1~A3上部叶整体平均叶面积扩展速率较下部叶分别提高了15.7%、21.5%和26.3%,整个生育期上部叶和下部叶叶面积扩展速率之差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移栽后60 d烤烟株型由台形向长筒形转变;(3)增施氮肥促进最大叶长的叶位、整株叶面积最大扩展速率的叶位和整株叶片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叶位升高,处理A1~A3最大叶长的叶位分别为第8、第8和第9叶位,整株叶面积最大扩展速率叶位分别为第14、第15和第21叶位,整株叶片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叶位分别为第14、第14和第20叶位。(4)移栽后90 d,处理A2和A3叶面积系数较处理A1分别提高了14.6%和34.4%。(5)利用烤烟三维模型从可视化角度得知烤烟叶层宽和直径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6)与处理A1相比,处理A2和A3中部叶烟碱含量分别提高了20.7%和25.2%,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和糖碱比降低。【结论】在本试验氮用量范围内,增施氮肥可增加云烟87农艺性状、单叶重、叶面积系数和叶层宽,提高最大叶长叶位、整株叶面积最大扩展速率叶位和整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叶位,并提高整个生育期上部叶和下部叶叶面积扩展速率之差,借助烤烟三维模型可实现叶层宽的可视化观测,移栽后60 d时烤烟株型由台形向长筒形转变。巫溪县云烟87适宜氮肥用量为105 kg/hm2,优势株型为长筒形。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烟叶中霜霉威残留
王春琼1陈丹1罗旭轲2, 3郭建4杨飞5孙浩巍1张轲1蔡洁云1张晓伟1李晓芳2, 3王兆芹2, 3
当前状态:  doi: 22-170
摘要 [ 0 ]
摘要:
【背景和目的】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霜霉威定量检测试纸条,并探究其在烟叶样品中的应用。【方法】将霜霉威单克隆抗体标记在胶体金颗粒上制备金标抗体,优化试纸条反应材料,构建霜霉威免疫层析定量试纸条,验证该试纸条的检出限、定量限、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1)所研制的霜霉威定量试纸条的检测范围为1.25~20 mg/kg,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187 mg/kg和3.147 mg/kg;加标回收率84.7%~116.7%,相对标准偏差5.3%~10.9%。(2)可特异性识别霜霉威,对烟草中常用杀菌剂无交叉反应。(3)试纸条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4.3%~20.1%,线性相关系数R2=0.9898。【结论】该试纸条具有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霜霉威残留现场检测的有效手段。
云南楚雄和丽江烟叶关键质量指标筛选及分类研究
田震1藏照阳2毛文龙1李少鹏1王桂瑶2周会娜2杨萌萌2宋纪真2
当前状态:  doi: 22-T0211
摘要 [ 0 ]
摘要:
【目的】探索表征云南烟叶质量的关键指标,并明确各指标在不同质量档次烟叶中的差异。【方法】针对楚雄和丽江烟叶,采用唯一差别原则制备不同外观特征样品,进行外观和感官质量评价,以及常规化学成分和代谢组测定。采用随机森林分析筛选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质量指标,并以此对烟叶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筛选出12个关键质量指标:品牌符合度、香气质、杂气、叶片结构、身份、油分、淀粉、总糖、总氮、酚酸、高级脂肪酸和氨基酸;(2)将烟叶样品分为3个质量类别:类1烟叶杂气较轻,香气质中偏上,品牌符合度好,叶片结构疏松性较好,身份中等,总糖含量较高,总氮和酚酸、高级脂肪酸、氨基酸类代谢产物含量较低;类3烟叶杂气有,香气质中等,品牌符合度一般,叶片结构疏松性最差,身份稍厚,总糖含量较低,总氮和酚酸、高级脂肪酸、氨基酸类代谢产物含量较高;类2烟叶绝大多数指标介于类1和类3之间;(3)叶片结构、身份和总糖与烟叶质量呈正相关,总氮和酚酸、高级脂肪酸、氨基酸类代谢产物含量与烟叶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楚雄和丽江烟叶生产、收购、加工和配方应用等环节需重点关注的指标,为提高烟叶质量和工业适用性奠定基础。
烟草NtWRKY7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康怡乐王亚楠陈辉王晨王林罗朝鹏杨军曹培健谢小东
当前状态:  doi: 22-T0242
摘要 [ 0 ]
摘要:
【背景和目的】WRKY转录因子作为一类植物特有蛋白,不仅参与植物抗病、抗逆等防御反应,而且在植物分枝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鉴定烟草分枝发育相关的WRKY转录因子。【方法】以拟南芥分枝发育相关转录因子AtWRKY71序列为参考,在烟草基因组中进行鉴定和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烟草NtWRKY71理化性质和进化关系。通过qPCR和芯片表达谱分析了NtWRKY71时空表达特征和激素诱导表达模式,利用本氏烟草瞬时表达系统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烟草NtWRKY71基因的蛋白编码序列为930 bp,编码一个由309个氨基酸组成的WRKY蛋白。烟草NtWRKY71含有保守的WRKY蛋白结构域。进化分析显示NtWRKY71与野生烟草WRKY71、土豆WRKY71以及拟南芥WRKY71进化关系较近。基因表达分析表明,NtWRKY71在雄蕊、雌蕊以及根中大量表达;另外,NtWRKY71受赤霉素、生长素和水杨酸的诱导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NtWRKY71定位在细胞核中。【结论】烟草NtWRKY71为拟南芥分枝调控基因AtWRKY71的同源基因,其表达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NtWRKY71在烟草分枝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分离和测定烟草中磷胺和速灭磷顺反异构体
杨飞, 孟红明, 崔浩哲, 范多青, 王颖, 刘珊珊, 范子彦, 唐纲岭, 赵蔚
当前状态: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0.335
摘要 [ 299 ] PDF [ 3 ]
摘要:
目的 】快速分离和测定烟草中磷胺和速灭磷顺反异构体。【方法】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建立了磷胺和速灭磷顺反异构体的分析方法。【结果】结果表明:①磷胺和速灭磷顺反异构体均达到基线分离,分离时间为5 min。②在高、中、低三个不同添加浓度水平下,所有异构体的回收率在84.7%~96.7%之间,日间RSD<5.0%,检出限(LOD) 为0.6 mg/kg~1.7 mg/kg,定量限(LOQ)为2.0 mg/kg~5.5 mg/kg。③采用该方法对20个烟叶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所有样品均未检出磷胺和速灭磷的异构体。【结论】该方法快速,环保,稳定可靠,可用于分离和测定烟草中磷胺和速灭磷顺反异构体的含量。
制造技术
基于热分析图谱的卷烟配方原料分类分档模型构建与应用
何伟, 杨韧强, 刘泽春, 蔡国华, 邓小华, 叶仲力, 熊哲, 余志强, 梁晖, 李菁菁, 李巧灵
2024, 30(2): 1-10.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2.T0236
摘要 [ 40 ] HTML [ 7 ] PDF [ 11 ]
摘要:
  目的  提高卷烟配方原料分类分档的工作效率,帮助配方人员客观掌握配方原料的年度间波动。  方法  提出一种热分析图谱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卷烟配方原料进行分类分档的新技术。采用python3中sklearn中的SVM模块,通过核函数和one-against-all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惩罚参数,对2016—2018年度的129个样品进行训练学习,并对33个样品进行测试。当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应用需求后,对2019年度46个卷烟配方原料进行分类预测。  结果  129个训练集样品的分类准确率为93.02%,33个样品测试集样品的分类准确率为84.85%,46个卷烟配方原料的分类准确率为84.78%。
基于分段拼接的卷烟侧面生成及包灰测定
张卫正, 王越峰, 何逸波, 杨道剑, 冯亚婕, 张琦, 柴武君, 许恒誉, 张伟伟, 李萌
2024, 30(2): 11-19.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2.T0291
摘要 [ 9 ] HTML [ 2 ] PDF [ 3 ]
摘要:
  目的  建立准确、完整分析卷烟静燃模式下包灰率的方法。  方法  将烟支放置在高精度旋转平台,采集烟灰柱的视频并转换为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分段拼接、伽马校正和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生成烟灰柱的完整侧面展开图;通过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并提取裂口区域,统计包灰的像素数和侧面展开图的像素总数,计算两者的比值得到卷烟的包灰率。  结果  利用该方法能够生成单支卷烟燃烧后形成的烟灰柱的完整侧面图,侧面图中的裂口走势连续平滑,实现了对静燃模式下的包灰率的精准评估,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常规的测定方法。  结论  基于分段拼接而生成的卷烟侧面图像更全面的反映了烟灰柱的裂口情况,对包灰率的测定精度更高,为分析静燃模式下卷烟包灰率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测定方法。
机器人立式纸箱自动开箱套箱成型系统设计及应用
邓成江, 朱清瑞, 杨芳, 吴永昆, 普元成, 夏翔, 董龙
2024, 30(2): 20-26.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2.T0090
摘要 [ 10 ] HTML [ 3 ] PDF [ 4 ]
摘要:
针对烟草生产线预压打包段前采用人工完成纸箱开箱套箱成型,存在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论文设计了一套以机器人为核心多设备协同作业的立式纸箱自动开箱套箱成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机器人抓取系统、内外箱上料装置及内箱盖折叠装置等组成,利用机器人臂在作业空间多自由度运动控制特点,设计出一套适应纸箱成型的工艺动作流程,满足了企业对生产线高度自动化的需求。以复烤片烟包装用瓦楞纸箱为对象进行测试,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完全替代人工实现纸箱的自动开箱套箱成型,其额定生产能力可达63箱/h,内外箱套箱成功率可达99%以上,作业人员由5人减至1人,显著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及效率。
烟草设备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松散回潮自适应控制系统
赵春元, 王略韬, 张晓峰, 于红丽, 周成林, 邓红伟, 李秀芳
2024, 30(2): 27-37.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T0082
摘要 [ 14 ] HTML [ 3 ] PDF [ 10 ]
摘要:
为解决松散回潮的传统控制自适应差、控制不稳定等问题。根据松散回潮机工作原理与烟叶吸湿性机理,筛选出物料入口含水率、加水量、回风温度3个关键变量,以物料出口含水率为目标值,建立预测模型,针对因模型偏差导致的控制误差,在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模型中反向传播算法,根据松散回潮生产特性优化损失函数,使预测模型在控制过程中自迭代、自适应,提高了模型的自适应速率。系统优化后,松散回潮出口水分平均标准偏差由原0.29下降至0.20,同比下降32%,平均cpk由1.132提升至1.479,同比提升30%。有效提高了松散回潮过程控制能力。
ZJ118卷接机组中MAX二次分切圆刀降温清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王昕, 朱青
2024, 30(2): 38-41.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T0075
摘要 [ 13 ] HTML [ 2 ] PDF [ 7 ]
摘要:
为解决ZJ118卷接机组MAX二次分切圆刀在切割双倍长滤嘴烟支过程中,因圆刀上的胶垢堆积和缺口增多,导致出现烟支滤嘴毛切口问题,设计了一种圆刀降温清洁装置。该装置通过往涂油槽内的毛毡材料中滴入润滑油以降低圆刀温度,同时形成一层细密薄的油膜,防止胶垢堆积;装置左侧壁上的负压吸除和圆刀面上方的喷吹管配合,对圆刀表面的胶垢及滤嘴棒碎屑进行回收,从而保证圆刀刀刃光滑无缺口。以旬阳卷烟厂使用的ZJ118卷烟机组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圆刀温度从50℃以上降到45℃以下;(2)圆刀无积垢,二次分切轮刀缝无积沫,圆刀无缺口;(3)滤嘴毛切口烟支出现次数从3次/月降至0次/月。表明设计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工艺质量。
农艺与调制
连续翻压黑麦草对豫中植烟土壤剖面CO2日排放变化的影响
王晶, 杨佳豪, 陈雨露, 姚鹏伟, 鲁琪飞, 陈树鸿, 陈炬廷, 位辉琴, 叶协锋
2024, 30(2): 42-51.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T0114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 6 ]
摘要:
  目的  探究豫中烟区翻压黑麦草对烤烟生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剖面二氧化碳(CO2)日排放变化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明确CO2采集最佳观测时间。  方法  2021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园区设置2个处理(依托于长期定位试验),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种植并翻压黑麦草(NPKG),烟苗移栽后每隔30 d测定烟田CO2排放日变化过程。  结果  ① 0~10 cm地温与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单峰或双峰形态。NPKG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NPK处理,9:00和21:00矫正系数最接近1且与日平均排放无显著差异。②随着土层加深,CO2浓度升高,CO2扩散通量降低,同层土壤NPKG处理CO2浓度和扩散通量高于NPK处理。0、5、10和20 cm土层CO2浓度和0~20 cm土层扩散通量有明显日变化特征,90 d时CO2浓度较60 d降低。③土壤呼吸速率与0~20 cm土层CO2扩散通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黑麦草翻压加快土壤呼吸速率、提高了各土层CO2浓度和CO2扩散通量。9:00左右和21:00左右为最佳取样时间段,5 cm和10 cm土层CO2浓度和5~10 cm土层扩散通量与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相似,3个取样日CO2浓度以60 d最高,30 d次之。可根据土壤CO2浓度预测土壤呼吸速率。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与SHAP算法的渝东北烟区土壤交换酸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李昕容, 杨超, 张鑫, 周亚男, 刘洪斌
2024, 30(2): 52-60.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006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 3 ]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土壤交换酸含量在农业生产中对于指导施肥和调节土壤pH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环境因子(气候、地形、成土母岩)和种植年限对土壤交换酸(Exchangeable Acidity, EA)含量的影响。  方法  以重庆市东北烟区为研究区,对该区中483个采样点的土壤交换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并结合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算法,探讨影响土壤交换酸含量的主控因素。  结果  (1)研究区土壤交换酸含量在1.56~27.50 cmol/kg之间,与降水、日照时数、坡向、种植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性。二叠系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交换酸含量显著高于三叠系石灰岩发育的土壤。(2)RF模型可解释土壤交换酸含量空间变异的64%,影响因子对土壤交换酸含量的重要性为气候>成土母岩>种植年限>地形。(3)SHAP算法揭示了土壤交换酸含量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当年均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均温分别超过1250 mm、1290 h和12℃时,会导致土壤交换酸含量的减少,反之则会促使其增加。  结论  气候是影响土壤交换酸含量变异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其中降水和日照时数是最重要的气候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烟田土壤酸化管理调控提供参考。
生物技术
普通烟草KCS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表达模式分析
郭存, 刘晓姗, 李志远, 李浩昊, 段柯帆, 郑吉云, 田华, 王瑗申, 商暾, 叶柯妤, 孙晋浩, 李东徽, 貊志杰, 李尊强
2024, 30(2): 61-70.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T0123
摘要 [ 9 ] HTML [ 1 ] PDF [ 6 ]
摘要:
  目的  为探究烟草KCS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所起的作用。  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烟草KCS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共线性和表达模式等分析。  结果  从普通烟草中鉴定出41个KCS基因;拟南芥和新鉴定的烟草KCS基因可划分为8个亚组,大部分亚组均含拟南芥和烟草成员;10个NtKCS成员源自全基因组复制事件,NtKCS10NtKCS11AtKCS02的同源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普通烟草KCS基因启动子含多个与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其成员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在盐和干旱胁迫下,NtKCS09NtKCS11NtKCS16表达量均有提高,可能参与烟草胁迫响应等信号传导过程。  结论  本研究对普通烟草KCS家族成员进行了系统的鉴定与分析,为深入研究烟草KCS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烟草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tNRT2.5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李晨依, 朱紫童, 湛佳伟, 温海洋, 罗勇, 杨永霞, 张松涛, 贾宏昉
2024, 30(2): 71-79.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T0063
摘要 [ 7 ] HTML [ 1 ] PDF [ 2 ]
摘要:
  背景和目的  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NRT2家族基因在植物硝酸盐吸收转运和再利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烟草NRT2家族基因NtNRT2.5对烟草氮素调控的作用。  方法  从烟草烤烟品种K326中克隆得到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tNRT2.5,进行生物信息和表达模式分析,创制NtNRT2.5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的K326转基因烟草材料,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NtNRT2.5基因的全长ORF为1509 bp,编码502个氨基酸,属于稳定性疏水蛋白,其蛋白跨膜结构域具有NRT2家族结构特征;烟草NtNRT2.5蛋白与拟南芥AtNRT2.5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功能相似;该基因启动子包含多种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NtNRT2.5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NtNRT2.5基因在烟草各组织都有表达,在下部叶中表达最强,且受低氮诱导表达增强,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正常供氮和低氮条件下,在转基因烟草的根(中轴)和下部叶片(叶脉)中都检测到了GUS报告基因,均能显蓝色,且低氮条件下表达更加强烈,蓝色更深。  结论  烟草NtNRT2.5是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该基因受低氮诱导表达增强,可能参与烟草硝酸盐的转运及再利用过程。
经济与管理
计及多目标约束的成品卷烟销售订单配送调度优化
欧阳世波, 张淼寒, 谢俊明, 安裕强, 韩宇航, 周心博, 潘楠
2024, 30(2): 80-91.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2.036
摘要 [ 8 ] HTML [ 0 ] PDF [ 4 ]
摘要:
针对制造业供应链中的跨地域多运输中心大数据订单物流调度问题,对涉及多约束条件和多目标的异构运输车辆调度问题展开研究。根据烟草制造工业的实际运输任务需求,考虑制造订单安排、车辆准运证限制、运输车辆物理限制、运输时间窗、排产出库时间等实际约束,搭建了以包括车辆等待卷烟出库的最短运输时间,最低运输费用及最高车辆利用率为优化目标的成品烟物流车辆跨地域调度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差分进化的混合多元宇宙算法(DE-MVO)用以解决该模型。最后基于某烟草工业企业的实际生产订单数据进行实验,将所设计的算法分别与粒子群(PSO)算法、差分进化(DE)算法、鲸鱼优化(WOA)算法、遗传优化(GA)算法、乌鸦搜索(CSA)算法、天鹰座优化器(AO)、多元宇宙(MVO)等前沿算法进行横向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寻优精度等方面更优于其他算法,进一步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求解制造业供应链运输车辆调度问题中具有可行性。
论涉烟类非法经营罪中“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经营”之分野——基于90份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吕祚成
2024, 30(2): 92-97.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113
摘要 [ 9 ] HTML [ 0 ] PDF [ 4 ]
摘要: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主体违法从事批发经营活动的,认定为“超范围经营”还是“无证经营”,往往关乎罪与非罪的界定,其认定存在争议。本文对90份刑事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从法益保护的角度得出结论:对于此类行为,在符合非法经营罪所引述相关行政法规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综合考量主体、行为、对象等构成要件要素是否满足出罪条件,才能在刑事层面准确做出“超范围经营”抑或“无证经营”的判断。
新型烟草制品专栏
不同位置及加香水平对加热卷烟释放行为的影响
徐月玲, 徐瑞霜, 杨歌, 徐兴华, 师东方, 高鑫, 谢一飞, 何红梅, 尤晓娟, 刘献军, 朱鲜艳
2024, 30(2): 98-105.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2.162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 [ 4 ]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位置及加香水平对加热卷烟释放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通过控制单支加热卷烟香精总量在一定的允差范围内,设计6组薄荷味加热卷烟并考察了烟碱、丙三醇、薄荷醇和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WS-23)的释放规律。  结果  (1)对于烟碱和丙三醇,6组加热卷烟中烟碱的释放率和转移率都要大于丙三醇。(2)对于薄荷醇和WS-23,6组加热卷烟的释放率和转移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1#、2#、5#加热卷烟的释放率和转移率较高。释放率和转移率的波动受加热卷烟各段加香差异的影响。(3)每种成分的释放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中5#加热卷烟表现出相对较好的稳定性。
果香香韵单体在壁式加热卷烟中转移行为分析研究
李鹏, 孙文倩, 何保江, 胡安福, 席辉, 付英杰, 汤晓东, 尹洁
2024, 30(2): 106-114.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094
摘要 [ 14 ] HTML [ 4 ] PDF [ 5 ]
摘要:
为量化表征果香单体香原料在壁式加热卷烟中的调香可用性,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嗅觉感官阈值测定,分别研究了果香单体香料在壁式加热卷烟中的转移分布、加香贡献度及逐口释放行为。通过研究发现:1)果香单体香原料的加香贡献度D值差距甚大,其中D值最大的γ-辛内酯(12485.0)是苯甲醇(0.1)的10万倍;2)果香单体香料的主流烟气转移率不高,约7%~37%,但高沸点香料损失主要原因是冷凝截留而低沸点香料损失主要原因是抽吸过程中空气散失;3)果香单体香料的逐口释放量随抽吸口序增加有两种趋势,一种呈逐口递减趋势,另一种呈先增后递减趋势。其中庚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酰丙酸乙酯和苯乙酸乙酯属递减,肉桂酸乙酯,γ-庚内酯,γ-辛内酯,γ-癸内酯等属先增后减。
雪茄烟专栏
雪茄特征香韵净油制备分离研究
蒋忠荣, 李品鹤, 姬凌波, 薛芳, 叶烨, 李东亮
2024, 30(2): 115-124.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2.T0010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 4 ]
摘要:
为开发雪茄特征香韵净油,以古巴碎叶为对象,通过对比石油醚提取、超临界萃取和亚临界萃取三种制备工艺对雪茄烟叶净油挥发性成分、感官品质和提取率的影响,选取亚临界萃取工艺并优化其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亚临界萃取烟叶净油进行组分分离。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考虑挥发性成分、感官品质和提取率等因素,确定采用亚临界萃取工艺制备雪茄烟叶净油;(2)进行单因素考察实验,确定亚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夹带剂添加量0.75 mL/g、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雪茄烟叶净油提取率为4.55%;(3)亚临界萃取雪茄烟叶净油经过分子蒸馏分离,得到4级轻组分和重组分,根据感官评吸和GC-MS分析,分子蒸馏工艺可设定为60℃和100℃两个温度梯度,得到作用效果不同的2个轻组分。本研究可为雪茄特征香韵净油制备和雪茄废弃烟叶的高价值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60Co-γ射线辐照对雪茄烟叶发酵微生物和代谢物变化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张蓝月, 秦艳青, 赵园园, 任梦娟, 张瑞娜, 史宏志
2024, 30(2): 125-134.   doi: 10.16472/j.chinatobacco.2023.T0064
摘要 [ 8 ] HTML [ 0 ] PDF [ 3 ]
摘要:
  目的  通过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明确微生物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以四川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以剂量10 kGy的60Co-γ射线对发酵前烟叶进行辐照处理,测定分析发酵过程中烟叶微生物多样性、代谢组学、中性香气成分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  结果  (1)辐照组烟叶发酵28 d样本经传统分离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均未发现细菌群落。(2)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辐照组烟叶发酵28 d后芸香苷、根皮苷和山奈酚等多酚类物质,山奈酚-3-O-芸香糖苷等多酚糖苷类物质,二肽等含量高于未辐照组烟叶,而亮氨酸、L-丝氨酸和脯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低于未辐照烟叶。KEGG富集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是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3)发酵28 d后,两组烟叶的生物碱、还原糖、总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辐照组烟叶发酵前后各指标的降幅小于未辐照烟叶。辐照组烟叶发酵28 d后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显著低于未辐照烟叶,而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显著增加,烟叶劲头、杂气、刺激性更大。  结论  对发酵前烟叶进行10 kGy 60Co-γ射线辐照可有效杀灭烟叶细菌,发酵28 d后大分子物质降解转化低于未辐照烟叶,感官质量增加幅度减小,但相比于发酵前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