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市 >> 腾冲市明光镇:简办婚礼悄然兴起
【字号:
【打印】

腾冲市明光镇:简办婚礼悄然兴起

2024-05-16 来源:云新闻客户端

眼下,在腾冲市的边境村寨,一股文明婚俗的清新之风正悄然兴起。曾经被繁琐礼节和高额彩礼所困扰的边境少数民族婚礼,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积极的变革。

近日,位于边境线上的腾冲市明光镇自治村空树河村民小组,迎来了一件喜事,村民胡金巧与桑新华喜结连理。过去,由于空树河村民小组是一个傈僳族村寨,傈僳族婚俗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留。

一早,胡金巧家来道喜的乡亲络绎不绝,很是热闹。与传统的傈僳族婚礼有所不同,婚礼现场没有了一桌桌的流水席,也少了出餐收餐的忙碌身影。小院里的“自助餐”格外显眼,十多个美味菜肴整齐摆放,来做客的村民自觉排起了长队,选取自己喜爱的美食。取好食物的乡亲们,则围坐成一桌,边吃边谈,有序而喜庆。

据介绍,以往,傈僳族婚礼会持续举行三天三夜,其间还得大摆流水席,浪费多不说,主人家还得请很多人来帮忙。而近两年,寨子里的新人们转变观念,大都选择以简约、庄重的方式,完成人生大事。

对于选择简办婚礼,新郎桑新华说:“之前,村里的很多新人都选择简办婚礼,我们也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省钱、省事又省心,不像过去,一家人要连续忙很多天。”

“自治村一直在推行新的婚礼方式,通过院坝协商会、红白理事会等倡导文明新婚,改变过去大操大办的现象,并将简办喜事纳入村规民约,限制高价礼金、过度饮酒、铺张浪费。”自治村党总支书记余华亮说,村里推广“自助餐”模式,大家都觉得特别好,既减轻了主人家的负担,也让宴席更加卫生、健康。

余华亮表示,傈僳族婚礼由原来的三天三夜变成了一天一夜,酗酒的人少了,打跳庆婚的人多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大家都认可和接受这种简约又不失喜庆的婚礼方式。

自治村“两委”成员麻加翠,也是自治村红白理事会空树河村民小组的理事。她一早就来到胡金巧家,帮助主人家操办婚礼。因为傈僳族群众好喝酒,所以,她和同事在显眼处贴上了禁止酒驾的标语,并不时提醒村民要适度饮酒。

麻加翠介绍,每逢村民办喜事,红白理事会都会提前去做主人家的工作,倡导婚礼简办的方式。刚开始时,村民还不太接受,村里的党员干部就带头简办婚礼。许多村民看到虽然简化,但结婚喜庆的氛围一点没少,主人家及客人都更加轻松,也都纷纷认可这样的婚礼方式。

同时,村里的红白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礼金不得超过200元、婚宴上要适度饮酒、不得劝酒、禁止不文明婚闹等写进村规民约。

“自从约定了礼金后,我们做客都随礼五十或一百,最多不超过两百,这样就轻松多了。”来参加婚礼的自治村村民余华明说,现在做客,就是亲戚朋友互相热闹一下。

喜事简办了,但余华明认为这样的婚礼仍然很热闹:“现在参加婚礼也不怕人劝酒了,能喝的就喝一点,不能喝的就不喝。虽然喝酒少了,但和亲戚朋友交流得多了,而且我们傈僳族喜欢唱歌、跳舞,大家聚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也很开心。”

在胡金巧与桑新华的婚礼上,拼酒及婚闹的场面不见了。饭后,亲朋好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主人家准备的水果饮料,一边谈天说地,也有人聚在一起下起象棋。而当傈僳族的三弦乐响起,主人家和宾客更是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在一场场像胡金巧、桑新华一样简办婚礼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年轻人在结婚这桩人生大事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简约、有意义的方式来进行,自助餐式婚礼、打跳式婚庆已随处可见,简办婚礼蔚然成风。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官智钦 赵雄)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