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沧市 >> 沧源糯良:移风易俗落实处 文明新风吹万家
【字号:
【打印】

沧源糯良:移风易俗落实处 文明新风吹万家

2024-05-10 来源:沧源自治县文明办
  近年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乡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努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强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让乡风文明悄然融入村民生活,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

  用好制度管好事。把构建基层管理体系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以“党建+”模式,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完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大扫除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以村规民约为依托,将遵纪守法、移风易俗、赡养老人等纳入村规民约,落实村民间劳务奖惩、红黑榜制度,提高村规民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依靠“一约四会”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民自治。
  用活机制管好人。坚持明确每周日为全村大扫除日,组织群众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活动。按照每户居民每月每人30元的标准收取环境卫生费,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制定评先争优机制,定期开展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和睦家庭”“清洁自然村”“最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在全村上下形成比学赶超、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帮带作用促提升。实行村“两委”挂组、党员和村民小组长挂户的挂钩帮扶机制,组建由45名妇女组成的卫生志愿服务队,以自然村为单位,由村民小组长和妇女小组长组织本村妇女对群众进行培训,从摆放家具、农具、叠被子、挂衣服等小事教起,引导群众搞好家庭卫生。同时,由党员组织群众推进厨卫入户、人畜分离、猪鸡入圈等工作,有效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文化引领育新人。以糯良乡贺岭村公播自然村为代表,充分发挥农耕文化在育民、乐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讲述贺岭故事培训、佤族古乐器演奏比赛、拍摄佤族农耕文化纪录片等,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80名爱好文艺的群众自发组建文艺宣传队,常年开展文化文艺活动,编排《党的政策喜代勐》《吃水不忘挖井人 幸福不忘共产党》《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党的政策比金子还珍贵》等一批宣传党的政策的原创佤族歌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茶旅融合创飞跃。以“五一”“十一”小长假为契机,组织开展世界巴饶克山地农耕文化体验展演,通过开展农耕特色文艺演出、生态茶园参观、采茶体验、佤族织锦、佤族舂粑粑展示、佤族山歌对唱、射弩比赛等佤族特色活动,充分展示贺岭村浓厚的佤文化和农耕文化内涵,也展现出阿佤人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摒弃落后思想、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面貌。

  在加快村容村貌和卫生治理的基础上,糯良乡以村规民约为依托,将遵纪守法、移风易俗、赡养老人等纳入村规民约中,并落实村民间劳务奖惩、红黑榜制度,使村规民约更结合实际、通俗易懂、行之有效。同时,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党员家庭带动小组,小组辐射村庄,逐步实现由“集中整治”到“日常维护”的转变,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