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当前位置:>基层工作 学校

聆听最美的青春音符——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高一(5)班学习恩来精神暨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研习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5-07 字体:

     

1.png

      岁月不居,华章日新,向祖国献礼,向五四致敬。于错位时空中对话青春,聆听青春,激扬青春风采,放飞青春理想。2024年5月,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高一(5)班全体同学开展了一次“聆听最美的青春音符——学编少年恩来校园文章,争做新时代五四青年”主题研习活动。活动主要内容为编译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在南开的校内作文,素材来源于该班班主任老师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电子信息馆藏库所拍58张照片。在班级团支部带领下,本次原文编辑整理工作,全班共分8个小组进行。

2.png

      “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作为周总理家乡的淮安人民,我们更应将周恩来精神作为无穷无尽的精神宝藏,以青年力量发掘周恩来精神宝贵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同学这样确定本次研习活动的响亮主题。

3.png

4.png

(同学们整理所用的图片素材示例)


       文本的编辑整理工作以“原摘录”“文章大意”“青年感悟”三大板块为载体,以周恩来精神为内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新时代青年的视角,对周总理青年作文进行着力整理与解读,力求整理精准落实,繁简转换做到“信达雅”,力争最大程度还原青年周恩来的卓越文采与澎湃激情。以青年担当观照时代波澜,方见周恩来总理沧海横流下尽显的英雄本色,编辑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种种困难,如繁体字笔画繁复难以指认,部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原文全篇无句读难以通读,长篇文言晦涩翻译困难……但诸如此类种种困难丝毫没有阻挡高一(5)班全体同学再现周总理青年文思风采的热情。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多人协作,考证文献,网络查询,专业咨询等多种渠道在编译过程中攻坚克难,戮力同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班级团支部汇总后五万多字的整理成果,凝结了五班全体同学的心血与智慧,溯本思源,收获满满。

5.png

       周恩来总理青年文章是早期周恩来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仰之源的重要参考。青年周恩来文笔流畅通达,文采飞扬,于排例见长,尽显雄辩之风采,笔势雄伟,脍炙人口,读来荡气回肠,发人深省。如《一生之计在于勤论》《或多难以固邦国论》《尚志论》等,对于当代中国青年,仍具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付好同学在读完青年总理的《论名誉》后,有感而发,写下青年感悟:“总理在文中批评了社会上虚与委蛇,追名逐利的现象,但与此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希望社会上的人不能只谋取名利而做事,而要去顾及实际之事。当时作为一个有志青年的总理,又何尝与百年后的我们相异?不图虚名利益而为正义做事,不顾一时批议而为历史造福,这大概是每一位青年的愿景。”经过对青年总理著作的编译,班级的新团员祁思涵同学深有感触:“整理周总理的文章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本领,更多的是学习到了矢志不渝,心系家国的周恩来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建功新时代。”

心得一

《海棠依旧,砥砺前行》

馥郁,遥遥映照一株株风华亭亭的海棠。儒雅,低低描摹一次次西装执笔的总理。缱绻西花厅,流年似水飘零……是谁人,将思念脉脉诉寄?

身于淮水安澜乡,幼时曾受聘担任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小小讲解员,彼时童心清澈,在懵懂学习中刻画下大鸾精神的镌影;时光簌簌折过,今朝青年团员挺膺,正步踏入历史的新兴轨迹。彼时仰首追您风云往昔,高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朝俯拾溯您少年壮志,谨掘南开校中里伟人最初淬炼的真知灼见。一字一句,逐言感听,我们挖掘的是晦涩的文言书法,得到的是精神的壮阔波澜。有道文字不朽,透过铮铮笔迹,我看见了,我看见您始终站在那里。十余年来,与您同乡,与您同德,与您同行……要有多少仰慕,多少忆念,多少崇敬?怎能道尽?怎能忘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仰望高山,学习高山,成为高山,超越高山。”

愿,吾辈自强奋起。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

高一(5)班顾小鱼

心得二

《青年担当,时代花海》

本次活动中,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从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的作文中,学习议论文的写作要隘,他的文辞犀利,观点明晰,为我们学习“短、实、新”的优良文风树立了典范。同时,作文中的繁体字与当代大陆的简体字相比,字形复杂,笔画繁密。因而,我们在“繁”“简”转换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拓宽知识面。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青年需进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时代青年,当从专注小事到担当大事,成为国之脊梁!愿我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愿我们都像五月的花海,像初升的太阳,像曾经每一代的中国先进五四青年一样,永葆朝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献出自身的力量!

 高一(5)班王嘉凌

6.png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绵绵不绝,相印于心。我们将整理成果命名为《聆听青春最美的音符——周恩来总理南开求学时作文集》。“这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包含家乡少年对总理精神无限崇敬,学习总理精神,我们永远在路上。”——班级团支部书记李科政同学如是说。

2990c9983c9cbb44045d374c100a150.jpg

       值五四运动105周年纪念日,吾侪青年以青衿之志,报国之情,赤子之心,发出青年之声,时代之声,历史之声。高一(5)班全体同学在此次活动中凝心聚力,厚植家国情怀,奉献青年力量,在整理过程中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周恩来精神深远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时代各有不同,使命一脉相承,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是新淮高级中学高一(5)班全体同学的庄严誓言。

       青年声音为时代写下生动注脚,五万文字全是少年热爱与崇敬。跨越时代聆听青春的声音,青春回响感动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的心跳与青年周恩来的心跳同频共振,我们有“大鸾展翅承翔宇,鹰隼试翼击长空”的豪情,有“万卉争荣频出彩,千帆竞发再扬帆”的朝气,“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是我们的一致心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本次主题研习活动业已落下帷幕,但不断学习实践周恩来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的征程,我们永远在路上! 


供稿 高一(5)班团支部书记  李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