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  联盟联播
文明聚焦  扬州好人
公告公示  讲文明树新风
资料下载   我们的节日
文明建设  主题活动
道德模范  文明风采
志愿服务  文明访谈
未成年人  图文简报
扬州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礼仪活动    县区动态
 首页 > 热点评论
让思政课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
  发表时间:2024-05-13   来源:扬州文明网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谆谆教诲,念兹在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好文章提倡“凤头、猪肚、豹尾”。同样讲出一堂精品思政课,要把“我如何教这堂课”转变为“学生如何才能领会这堂课”,把“我怎么教,学生就该怎么学”转变为“学生怎样能接受,我就怎么教”。在布局上费心思,善于抓题破题解题,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多琢磨开头该怎么讲才能提高学生兴趣,中间怎么讲才能使情节曲折动人,收尾怎么讲才能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始终保持循循善诱,就像牵牛鼻子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听了上文就想知道下文,一堂课讲完了,感觉还不过瘾,“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让学生有“余音绕梁三日”的感觉。

  片言可以明百意。让人印象深刻的无不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话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老百姓一听就懂、一记就牢、一传就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形象生动、幽默有趣。思政课的语言要做到通俗不生涩、简明不啰嗦、文明不粗俗。多用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警句、歇后语,长篇大论的话少讲,短小精悍的话多讲;重复啰嗦的话少讲,一针见血的话多讲,句句讲到学生心坎上。我们的思政课,运用通俗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受教育。用饱蘸真情、富有真意的话语叩开学生的“心锁”,打开学生“心扉”,找准共鸣点,激活共振点,让学生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获得感”。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过,“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如今的学生,不少都是“拇指族”“低头族”,网红打赏、抖音快手、手机游戏司空见惯。要让学生从理论课的“天边”回到学生“身边”,思政课必须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过度留痕”为“入心入脑”。灌输党的创新理论不一定要用“灌输式”的方式,不能只当理论的“搬运工”,而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要避免这种互不理解的情况:从讲台上往下看,看到的是一只只“饥饿的小鸟”,总想不停地去喂;从讲台下往上看,看到是一个“资料复读机”,总是不停地灌,最后出现“台上纹丝不动,台下昏昏欲睡;越讲越枯燥,越听越乏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面对以互联网为生活方式的“原住民”学生,思政课讲授切忌说教式的沉闷教学,必须根据新时代的新特点,研究新变化,顺应新要求。授课模式不断创新,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做到线上线下结合、课堂与实践体验结合、讲授与互动参与结合、案例与故事分享结合,让讲授方式互动起来、讲授内容鲜活起来、讲授场景丰富起来、讲授语言共鸣起来,让思政课有滋有味、有血有肉、有情有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陈宝泉/文)

责任编辑:韩 天露
 
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