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  联盟联播
文明聚焦  扬州好人
公告公示  讲文明树新风
资料下载   我们的节日
文明建设  主题活动
道德模范  文明风采
志愿服务  文明访谈
未成年人  图文简报
扬州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礼仪活动    县区动态
 首页 > 热点评论
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致富人民
  发表时间:2024-05-17   来源:扬州文明网   [打印] [关闭]

  “这些年你们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并依托长城资源走上了致富路,我很高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导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多年来,身处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石峡村村民,自发参与长城保护工作,并依托长城这一超级文旅资源实现增收致富。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历史文化遗产既是文化资源,更是经济资源,完全可以在保护传承中致富人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长城脚下的石峡村村民成功走出一条“靠长城吃饭”的致富路。石峡村幽深静谧、古色古香,南北主街两侧分布着18个“石光长城”民宿小院、10个村民自营民宿小院,手工工坊、咖啡厅、书屋点缀其间。如今石峡村已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里的民宿一年就接待超4万名游客。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文旅资源,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依靠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增收致富,首先要保护好“聚宝盆”。多年来,石峡村村民组建了长城保护协会,自发到长城上捡拾垃圾,劝阻游客不要攀爬野长城。保护长城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不仅有长城保护员,全村村民都积极参与其中,八达岭中小学的师生和民宿的员工也加入保护长城的行列。村民刘红岩每周都在长城上巡查5趟,一趟要走近20公里,往返五六个小时。刘红岩说:“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守护长城,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确如此,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反哺人民、致富群众。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一张名片,也是推动人民幸福致富的一个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必将有力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百姓生活更精彩、人民群众更富足。

  宏伟壮观的长城,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和大运河,规模宏大的敦煌莫高窟,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57处世界遗产和无数的古迹名胜,它们既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更是发展文旅产业的独特资源。让我们一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延续根脉、致富人民!(林西/文)

责任编辑:韩 天露
 
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