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买书的乐趣

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       来源: 梁溪区总工会       字号:[ ]

  读书养性,可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读一本好书的过程亦使心灵和精神得到愉悦,是生命里无比美好的享受,而买书也充满了乐趣。

  儿时买书,买的是小人书,那些《三国演义》、《说唐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封神演义》、《丁丁历险记》以及《草原小英雄》、《英雄儿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连环画。家乡小镇的新华书店开在最热闹的街上,几乎无人光顾,是闹市中的清静所在。那时我几乎没有零花钱,却经常光顾书店,看见喜欢的连环画,就到电影院旁边的书摊上去找,往往要等很长时间,书摊上才会出现自己期盼已久的连环画,于是就怂恿邻居的小伙伴去书摊看书,而我理所当然全程陪同,不花一分钱享受了看连环画带来的乐趣。所以儿时的我极渴望过年,只有过年时大人才会给我压岁钱,有了钱我才能堂而皇之地在书店里挑书、买书而不怕营业员的白眼。除了去书摊看书外,另一个办法就是买了书以后和别人交换看。和同学、邻居家的伙伴、伙伴的伙伴,同学的同学.....交换书当然可以看更多的书,但有时也出现热门书交换后拒不归还,有的干脆就没了,于是就在连环画的内页写上自己的姓名,以免自己的宝贝无故“失踪”。

  稍大后,离开家乡小镇到了无锡,家里的经济相对宽裕了一点,我的零花钱也有了可靠来源,买书就不像儿时那么困难了。无锡的书店自然比乡下小镇多,去的最多的是南长街新华书店和中山路新华书店,这2家书店店堂不大,人稍微一多就显得拥挤,却很安静,人一走进书店的门,大街上的喧嚣似乎就被弹簧门封闭在外面,立刻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悠闲地穿梭在书堆间,信手拿起一本,摩挲着厚厚的封面,翻动着挺刮的纸张,闻着油墨的清香,沉浸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跌宕起伏中,真是一大乐事!

  后来,南长街新华书店在城市建设改造的大潮中拆迁,而市中心的中山路新华书店迁至人民路与健康路交界处,店堂扩大好几倍,装潢富丽堂皇,各层有各层的特色,各项设施极其现代化:导购有电脑,结账只须扫描,整个店堂里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籍外,还有卖体育器具、电子字典、复读机等产品的柜台,似乎相关文化用品在这里都能买到,然而就从那时开始,号称无锡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再也没了以前的那种清静与雅趣了,一眼看去,柜上码着的,似乎不是书籍,而是满眼的商品!

  幸而在莲蓉桥下还有一家古旧书店。那店堂如南长街书店般大小,四周墙上满是书柜,中间也放着大桌子,桌上放着一叠一叠、一摞一摞的书,让我惊喜的是,这里的书除了一样的墨香,一样的幽静外,大多以文史古籍书为主,有的还是线装本。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守店的是一老者,他不在店堂里巡视,而是坐在门口一张高脚凳上看书,旁边几案搁有一杯茶,一凳一茶一书一老者。店堂里静悄悄:老者自顾自看书,于是买书的我们走路静悄悄,翻书静悄悄,生怕打扰了老者看书,甚至要付款时也不忍打搅老者,往往一人时款时,其他好几个赶紧一齐交钱,然后静悄悄地离去,而老者继续着他的一凳一茶一书。去那店里很多次,每次都是这般光景,在那里,我重又找回了买书的乐趣。

  参加工作后,厂里的图书室无外乎武侠、言情,数量不多的一些文艺书很快被我看完。有一次偶然经过盛岸里,惊喜地发现新开了一家书店,这家书店从不销售养生保健、金融管理以及公务员考试那些“走流量”的书,也是以文史、社科类的为主,于是这家店又成了我经常光顿之地。下班时的夕阳西斜,余晖映入不大的店面,于是,柜台和书籍就像覆染了一层金色,熠熠生辉。而那些书则在阳光下静静地等候着它的意中人。那时,书已经开始涨价了,眼瞅着那些好书不能买,心里就像老鼠爪子在挠痒,只能每周买个一、二本。一来二去,和店主混得熟了,不用买书就可以把书借回去看,犹如儿时蹭伙伴去书摊看书一般。所不同的是,那些借的书看过以后,值得留存的还是买下了。及至后来,店主生意忙时,根本不用打招呼,拿了书就走,阅后再还。可惜的是,像我这般的“无赖”多了,这家店终于到了撑不下去的地步,终于有一天,店主不无惆怅地关了门。

  很快,惠山古镇上又开了一家先锋书店,布置得古色古香、洁净典雅,店面很小,书却很多,摆放得密密麻麻,一摞压一摞,在这样的书店里悠闲地翻书、选书,实在是美好的享受。更令人享受的是在书店对面还有看书的地方,楼上楼下布置得很雅致。而过道的墙上挂了无锡的老照片,寻找着儿时的记忆,有点惊喜有点感慨。然而,先锋书店最终还是关了。

  随着电子购物的兴起,网上买书既快速又便宜,鼠标在书丛里快乐地游走,看到喜欢的,就收存到购物车里,有时候还可以顺便打探打探还有哪些爱书乐书的朋友,也购买过这本书。付完帐后,就是坐等新书送上门来的甜美期待。这种网络买书好比旧式的相亲,朦胧灯影下或者隔得远远的人丛中相看意中人,毕竟看不真切。等书到了,就像挑了红盖头才可以得见新娘的面貌是不是美貌如花,得偿所愿。

  因而,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到书店里买书。上海书展期间,只要有空,不辞辛劳地赶早去:高铁、地铁、排队、进入、逛展、买书,傍晚又背着一捆书挤地铁、赶高铁回无锡,有好书在手,还会油然生出“有书真富贵”的自得。幸好,经历了起起伏伏,像西西弗、钟书阁、字里行间等等书店终于又在商业综合体内找到了容身之地。而在这些实体书店里选书,喜欢享受看到寻觅已久的心仪之书时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惊喜;喜欢看到一些面目熟悉的书静静伫立在书架上,想着家里也有的那种故交相遇的会心之喜;喜欢享受遇到一本美书时,那种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初相遇的欣悦。无论作者还是书籍本身,都是那么陌生,在买之前对他们是一无所知,慢慢读细细品后,就像结交了一个新的好友。也许,好书都有好的气味吧,在接近它们的时候就那么神秘地吸引了我。

  书是商品但又不仅仅是商品,享受买书的乐趣,也许是所有消费中最美好的消费,买书之乐,其乐无穷!(赵秋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