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观山随笔

登黄鹤楼有感

时间:2024-04-22      浏览次数:       来源: 滨湖区总工会       字号:[ ]

  23年初秋,我来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说起武汉,黄鹤楼便是其标志性建筑,与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既来此胜地,便不能免俗,于秋日下午,一登名楼,赏武汉三镇风景。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几毁几建。现今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蛇山山顶,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远远望去整座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唐时崔颢一首《黄鹤楼》,使其声名远播。成就千古绝唱。相传诗仙李白登临此地时,本想写诗留念,却见墙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连呼绝妙之余,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个故事虽说很有可能是后人附会,未必确有其事,但也从中得以一窥这千古江楼引得无数文人雅士题诗作记得盛况。

  自古山川人文,相互倚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沧海桑田,金陵怀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洪都风月,从此江山无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诗因景而生,景因诗而胜,中华文脉也正如这屡毁屡建的黄鹤楼,千年流传,历经沧桑,却依然薪火赓续、生生不息。(吴茜莹)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